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生活状况论文

均等化视角下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研究--以河南省镇平县农村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19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4-16页
     ·研究背景第14-15页
     ·研究意义第15-16页
   ·研究对象第16页
   ·研究方法第16-17页
   ·论文研究思路第17-18页
   ·论文研究框架第18-19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9-30页
   ·相关概念辨析第19-21页
     ·基本公共服务第19页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19-20页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第20页
     ·适宜性分析第20页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第20-21页
   ·相关理论第21-23页
     ·公共服务设施区位理论第21-22页
     ·空间分析理论第22-23页
     ·核心-边缘理论第23页
     ·效率与公平理论第23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23-30页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第23-26页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第26-29页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29-30页
第三章 镇平县基本概况第30-35页
   ·自然概况第30-31页
     ·地理位置第30页
     ·地形地貌概况第30-31页
   ·社会概况第31-35页
     ·城镇发展现状第31页
     ·经济发展概况第31-33页
     ·人口概况第33-34页
     ·县域村庄概况第34-35页
第四章 宏观层面的设施布局策略—现状分析及设施配置水平评价第35-50页
   ·镇平县基本公共服务现状概述第35-38页
     ·教育设施情况第35-36页
     ·文体设施情况第36-37页
     ·卫生设施情况第37-38页
     ·商业服务设施情况第38页
   ·镇平县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配置水平分析第38-48页
     ·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分析第39-40页
     ·各乡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配置水平评价第40-44页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水平综合分析第44-48页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水平差异原因剖析第48-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中观层面的设施布局策略—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适宜性评价第50-66页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步骤第50-51页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因素第50-51页
     ·研究步骤第51页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适宜性评价的因子选择与模型的建立第51-64页
     ·基于公平原则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适宜性评价第52-61页
     ·基于效率原则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适宜性评价第61-64页
     ·模型总结第64页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六章 微观层面的设施布局策略--贾宋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优化调整第66-76页
   ·研究对象的选取第66-67页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步骤第67-68页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67-68页
     ·研究的步骤第68页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类型第68-69页
   ·贾宋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第69-70页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优化调整第70-74页
     ·泰森多边形的绘制第71-72页
     ·市场主导型服务设施的优化布局第72页
     ·政府主导型服务设施的优化布局第72-74页
   ·验证与评价第74-75页
     ·设施布局的验证第74页
     ·模型评价第74-75页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七章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布局的策略建议第76-78页
   ·从区域的宏观角度出发,考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和建设第76页
   ·确定合理的村庄规模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第76页
   ·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第76页
   ·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第76-77页
   ·加强山区和偏远地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第77-78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78-80页
   ·论文的研究结果第78页
   ·论文的特色第78页
   ·论文的创新第78-79页
   ·论文的不足第79页
   ·研究展望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3页
致谢第83-84页
附表第84-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纠纷解决中的村庄权威--以S村为例
下一篇:政党、知识分子与思想整合--1958年“交心运动”的政治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