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5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8-9页 |
二、概念辨析 | 第9-11页 |
三、学术史回顾 | 第11-14页 |
四、论文结构 | 第14页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14-15页 |
第一章 晚清复进口税制度的历史轨迹 | 第15-34页 |
第一节 晚清复进口税制度确立的历史背景 | 第15-22页 |
一、洋货沿海贸易权的丧失 | 第15-18页 |
二、土货沿海(沿江)贸易权的丧失 | 第18-22页 |
第二节 晚清复进口税制度的确立与扩展 | 第22-34页 |
一、税制混乱时期(1842-1861) | 第23-24页 |
二、税制统一时期(1861-1863) | 第24-29页 |
三、税制完善时期(1863-1911) | 第29-34页 |
第二章 晚清复进口税内容考察 | 第34-42页 |
第一节 复进口税单照及征收程序 | 第34-37页 |
第二节 复进口税税额考察 | 第37-42页 |
一、纵向考察 | 第37-39页 |
二、横向考察 | 第39-42页 |
第三章 晚清复进口税引发的相关制度变迁和弊窦 | 第42-60页 |
第一节 晚清复进口税引发的相关制度变迁 | 第42-50页 |
一、土货退税存票 | 第42-46页 |
二、船钞 | 第46-50页 |
第二节 晚清复进口税实施中的弊窦 | 第50-60页 |
一、土货运往香港转口问题 | 第50-54页 |
二、偷漏税问题 | 第54-60页 |
第四章 晚清复进口税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第60-78页 |
第一节 破坏旧有的税收制度,侵夺常税(国内贸易税) | 第60-63页 |
第二节 分割地方财权,激化中央与地方矛盾 | 第63-67页 |
第三节 攫取沿岸航运利权,打击帆船运输业 | 第67-71页 |
第四节 打破沿岸贸易壁垒,促进商业发展 | 第71-78页 |
结语 | 第78-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86-87页 |
附图 | 第87-93页 |
后记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