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以语言为中心——对昌耀诗歌进行阐释的一种可能性 | 第7-11页 |
第一章 昌耀诗歌古语化特征的具体表现 | 第11-30页 |
第一节 词汇:古语化 | 第11-15页 |
第二节 意象:古典化与西部化 | 第15-18页 |
第三节 诗歌形式:对传统民歌的借鉴与在形式上的探索 | 第18-25页 |
第四节 诗歌句式:文言化 | 第25-28页 |
第五节 小结:在三类语言向度中的游弋与诗歌修辞的返古 | 第28-30页 |
第二章 昌耀诗歌呈现出古语化特征的原因 | 第30-45页 |
第一节 昌耀独特的生活经历 | 第30-32页 |
第二节 昌耀独特的生命体验 | 第32-38页 |
1. 孤独感 | 第32-35页 |
2、焦灼感 | 第35-36页 |
3、宿命感 | 第36-38页 |
第三节 对“时代”的主动抗拒与昌耀的诗学观 | 第38-45页 |
第三章 昌耀诗歌语言古语化的意义 | 第45-58页 |
第一节 昌耀诗歌语言的异质性 | 第45-52页 |
第二节 “陌生化”带来的障碍 | 第52-55页 |
第三节 与主流诗歌话语的对立 | 第55-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一、相关作品 | 第59页 |
二、相关文集、研究专著 | 第59-62页 |
三、论文、文章类 | 第62-64页 |
后记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