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1 引言 | 第13-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相关概论及涵义 | 第17-18页 |
·生态资本价值评估与运营 | 第18-19页 |
·生态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 | 第19-21页 |
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1-28页 |
·生态资本相关理论 | 第21-23页 |
·生态资本投资理论 | 第21-23页 |
·经济增长理论 | 第23-26页 |
·早期经济增长理论 | 第23页 |
·新古典增长理论 | 第23-25页 |
·内生增长理论 | 第25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经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第26-28页 |
·增长极理论 | 第26页 |
·梯度推移理论 | 第26-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3 山东省近海地区经济发展分析 | 第28-45页 |
·山东省经济发展现状 | 第28-31页 |
·外部因素 | 第28页 |
·内部因素 | 第28-31页 |
·山东省近海七地市地方经济发展分析 | 第31-37页 |
·2010 年经济分析 | 第31-32页 |
·2009 年经济分析 | 第32-33页 |
·2008 年经济分析 | 第33-34页 |
·2007 年经济分析 | 第34-35页 |
·2006 年经济分析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山东省近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概况 | 第37-45页 |
·海洋第一产业 | 第37-39页 |
·海洋第二产业 | 第39-42页 |
·海洋第三产业 | 第42-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4 山东近海生态资本评估 | 第45-53页 |
·评估理论 | 第45页 |
·评估范围 | 第45页 |
·评估方法 | 第45-46页 |
·评估数据来源 | 第46-48页 |
·评估指标分析 | 第48-51页 |
·海洋生物资源存量价值 | 第48页 |
·生境资源存量价值 | 第48页 |
·供给服务 | 第48-49页 |
·调节服务 | 第49页 |
·文化服务 | 第49-50页 |
·支持服务 | 第50-51页 |
·评估结果 | 第51-53页 |
5 生态资本支持下的经济发展分析 | 第53-75页 |
·生态资本、经济及社会体系的关系 | 第53页 |
·生态资本运营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第53-55页 |
·生态资本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55-56页 |
·实证分析-以山东省近海七地市创新型发展为例 | 第56-62页 |
·现状及潜力 | 第56-59页 |
·实证分析 | 第59-62页 |
·山东近海生态资本与地方经济相关性分析 | 第62-75页 |
·近海生态资本对地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析 | 第63-69页 |
·海洋休闲娱乐与养殖生产、废弃物处理的关系 | 第69-71页 |
·山东近海生物资源存量对捕捞生产、养殖生产支持力分析 | 第71-75页 |
6 对策建议 | 第75-80页 |
·加强生态资本投资 | 第75-76页 |
·加强生态资本投资的制度措施 | 第75页 |
·加强海洋生态资本投资 | 第75-76页 |
·提高自然资源基本生产率 | 第76页 |
·减少废料生产 | 第76-78页 |
·发展服务经济和流通经济 | 第78页 |
·建立绿色 GDP 考核机制 | 第78-80页 |
7 结论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个人简历 | 第84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