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碳经济国际竞争力分析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0 前言 | 第12-23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及方法选择 | 第14-16页 |
·内容框架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介绍 | 第15-16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6-21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7-21页 |
·主要概念的界定 | 第21-22页 |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2-23页 |
1 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23-30页 |
·区域竞争力理论研究 | 第23-26页 |
·比较优势理论 | 第23页 |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第23-24页 |
·新经济增长与创新理论 | 第24-25页 |
·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 | 第25-26页 |
·竞争力的评价模型 | 第26-30页 |
·钻石模型 | 第26-27页 |
·IMD 模型 | 第27-28页 |
·“三力模型” | 第28-30页 |
2 低碳经济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0-40页 |
·低碳经济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30页 |
·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第30-35页 |
·低碳经济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5-40页 |
·低碳经济竞争力指标的选择 | 第35-36页 |
·低碳经济竞争力指标的解释 | 第36-40页 |
3 中国低碳经济国际竞争力的因子分析 | 第40-54页 |
·中国及世界主要国家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 第40-42页 |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 第40页 |
·世界主要国家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 第40-42页 |
·低碳经济竞争力分析方法选择 | 第42-47页 |
·分析低碳经济竞争力常用方法介绍 | 第42-44页 |
·因子分析方法介绍 | 第44-47页 |
·数据的收集与标准化过程 | 第47-48页 |
·低碳经济竞争力相关指标数据收集 | 第47页 |
·指标的正向化和无量纲化处理 | 第47-48页 |
·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 第48页 |
·低碳经济竞争力的因子分析过程 | 第48-54页 |
4 中国低碳经济国际竞争力评价 | 第54-60页 |
·基于因子分析结果的竞争力评价 | 第54-58页 |
·在各相关因子上的得分情况 | 第54-57页 |
·总体得分水平分析 | 第57-58页 |
·中国低碳经济竞争力优劣势因素分析 | 第58-60页 |
·优势因素分析 | 第58-59页 |
·劣势因素分析 | 第59-60页 |
5 提升中国低碳经济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 第60-66页 |
·中国碳减排的途径分析 | 第60-62页 |
·结构减排潜力巨大,优化结构是减排的长远战略 | 第60页 |
·引导居民消费方式转变 | 第60页 |
·以自主创新为途径通过技术进步减少碳排放 | 第60-61页 |
·以碳税政策控制碳排放增长 | 第61-62页 |
·充分利用国际碳市场以达到碳减排的目标 | 第62页 |
·政策建议 | 第62-66页 |
·将低碳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主线 | 第63页 |
·调整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开发低碳可再生能源 | 第63页 |
·提高能源效率 | 第63-64页 |
·增加发展低碳经济相关宣传引导生活方式的转变 | 第64页 |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实现技术进步 | 第64-66页 |
6 结束语 | 第66-67页 |
·本文的主要成果 | 第66页 |
·进一步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个人简历 | 第71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