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卫视《百科全说》栏目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插图索引 | 第11-12页 |
附表索引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0页 |
·选题背景 | 第13页 |
·选题意义 | 第13-14页 |
·现实意义 | 第13-14页 |
·理论意义 | 第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关于科技传播的研究 | 第14-15页 |
·关于我国电视科技传播的研究 | 第15-17页 |
·关于湖南卫视电视科技传播及娱乐化问题的研究 | 第17-19页 |
·研究问题和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研究问题 | 第19页 |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第2章 电视科技传播的基本特点 | 第20-25页 |
·电视科技传播的过程 | 第20-21页 |
·电视科技传播过程五要素 | 第20页 |
·电视科技传播过程的特点 | 第20-21页 |
2. 2 电视科技传播的手段 | 第21-25页 |
·电视科技传播的“议程设置”理论应用 | 第22-23页 |
·电视科技传播的“议程设置”基本要素 | 第23-25页 |
第3章 《百科全说》的议题选择 | 第25-39页 |
·《百科全说》栏目的选题 | 第25-33页 |
·选题背景:公共议题引导受众需求 | 第25-28页 |
·题材类型:养生保健兼容传统文化 | 第28-30页 |
·两个阶段的选题对比:演绎主位到实用主位 | 第30-33页 |
·《百科全说》的节目内容 | 第33-39页 |
·内容要求,释放电视科教魅力 | 第34-35页 |
·内容范围,辐射社会前沿话题 | 第35-36页 |
·内容把关,守护媒体责任底线 | 第36-39页 |
第4章 《百科全说》的议题表达 | 第39-51页 |
·主持人的功能搭配 | 第39-42页 |
·幽默型主持人,调动现场气氛 | 第39-40页 |
·资历型主持人,补充专业知识 | 第40页 |
·双剑合璧,维护媒体立场 | 第40-42页 |
·助理主持人的功能分配 | 第42-44页 |
·第一季助理主持人,活跃现场气氛 | 第42-43页 |
·第二季助理主持人,专业知识把关 | 第43-44页 |
·嘉宾的传播符号 | 第44-48页 |
·语言符号,传播信息主旨 | 第45-46页 |
·非语言符号,丰富信息形象 | 第46-48页 |
·环节设计及作用 | 第48-51页 |
·开场形式,内容代替娱乐主导 | 第48-49页 |
·结尾形式,生活提示从有到无 | 第49页 |
·画面设置,传播通道得以拓展 | 第49-51页 |
第5章 《百科全说》的传播渠道及社会影响 | 第51-63页 |
·《百科全说》的其它传播渠道 | 第51-57页 |
·《百科全说》百度贴吧,议题深度传播 | 第51-53页 |
·《百科全说》新浪微博,增加传播互动 | 第53-55页 |
·芒果 TV,补充传播渠道 | 第55-56页 |
·手机短信平台,充当宣传平台 | 第56-57页 |
·《百科全说》的社会影响 | 第57-63页 |
·正面效果,提高养生意识 | 第57-58页 |
·负面效果,科学性受质疑 | 第58-60页 |
·“张悟本事件”成为栏目发展分水岭 | 第60-63页 |
第6章 《百科全说》对电视科技传播的借鉴意义 | 第63-69页 |
·媒介自律 | 第63-66页 |
·传播通道把关,解除潜在危机 | 第63-65页 |
·传播内容筛查,摒弃“唯娱乐”论 | 第65-66页 |
·媒体环境 | 第66-67页 |
·媒体良性互动,防止责任变异 | 第66页 |
·合理收视考评,扼制传播偏向 | 第66-67页 |
·受众素养 | 第67-69页 |
·培养科学精神,避免人云亦云 | 第67-68页 |
·提升媒介素养,监督媒介责任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4-75页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主要新闻作品目录 | 第75-76页 |
附录 C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加的学术实践活动目录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