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缩略语表 | 第10-11页 |
1 前言 | 第11-23页 |
·杂种优势利用与油菜雄性不育 | 第11-14页 |
·细胞质雄性不育(CMS) | 第12-13页 |
·细胞核雄性不育(GMS) | 第13-14页 |
·利用生物技术获得雄性不育系 | 第14页 |
·化学诱导系统 | 第14-17页 |
·诱导型启动子 | 第15-16页 |
·甲氧虫酰肼诱导系统 | 第16-17页 |
·安全性选择标记或无选择标记技术 | 第17-22页 |
·安全的标记基因 | 第17-19页 |
·无选择标记技术 | 第19-22页 |
·实验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3-31页 |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植物材料 | 第23页 |
·载体和菌株 | 第23页 |
·实验方法 | 第23-31页 |
·目的基因的克隆 | 第23-25页 |
·转化载体的构建 | 第25-27页 |
·农杆菌介导的拟南芥遗传转化 | 第27-28页 |
·农杆菌介导的甘蓝型油菜的遗传转化 | 第28-29页 |
·CTAB法提取植物DNA | 第29-30页 |
·RealTime-PCR | 第30-3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1-40页 |
·目的基因的相关克隆 | 第31-32页 |
·载体的构建 | 第32-34页 |
·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 第34-35页 |
·拟南芥转基因植物的鉴定 | 第34页 |
·油菜转基因植物的鉴定 | 第34-35页 |
·转基因植株表型分析 | 第35-40页 |
·拟南芥转基因植株T1代的表型分析 | 第35-36页 |
·油菜转基因植株T1代的表型分析 | 第36-38页 |
·油菜T1转基因植株代LEC1基因的RT-PCR分析 | 第38-40页 |
4. 讨论 | 第40-44页 |
·LEC1基因在转基因作物的功能 | 第40-41页 |
·蜕皮激素的诱导系统 | 第41-42页 |
·几种无选择标记基因方法的比较 | 第42页 |
·转基因植物的表型分析 | 第42-43页 |
·下一步工作计划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附录:相关试剂的配制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