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悬索桥静动力及敏感参数仿真计算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悬索桥的发展概述 | 第11-14页 |
·古代悬索桥 | 第11页 |
·现代悬索桥 | 第11-14页 |
·悬索桥的构造和形式 | 第14-15页 |
·悬索桥的构造 | 第14页 |
·地锚式悬索桥的形式 | 第14-15页 |
·悬索桥计算理论的发展 | 第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重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大跨悬索桥的静力理论分析 | 第19-28页 |
·悬索桥的静力分析方法 | 第19-20页 |
·竖向荷载下的结构分析方法 | 第19页 |
·横向荷载下的结构分析方法 | 第19-20页 |
·扭转或偏心荷载下的结构分析方法 | 第20页 |
·悬索桥的空间分析 | 第20页 |
·索塔的分析 | 第20页 |
·悬索桥的主缆非线性 | 第20-23页 |
·非线性有限位移理论 | 第21页 |
·有限位移理论的计算公式与方法 | 第21-23页 |
·主索鞍预偏量的计算 | 第23-24页 |
·空缆状态索夹坐标计算 | 第24-25页 |
·塔的结构分析 | 第25-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大跨悬索桥的动力理论分析 | 第28-41页 |
·悬索桥的动力分析理论 | 第28-31页 |
·古典解析方法 | 第28-30页 |
·近似方法和经验公式 | 第30页 |
·数值方法 | 第30-31页 |
·悬索桥自振特性理论 | 第31-33页 |
·固有振动特征方程的建立 | 第31-32页 |
·振动特征方程的求解 | 第32-33页 |
·悬索桥动力分析的有限元法 | 第33-36页 |
·动力分析有限元模型 | 第33-35页 |
·振型参与系数和振型贡献率 | 第35-36页 |
·桥梁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 第36-40页 |
·静力法 | 第37页 |
·动力反应谱法 | 第37页 |
·动态时程分析法 | 第37-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大跨度悬索桥静动力仿真计算分析 | 第41-59页 |
·大跨悬索桥静力仿真分析 | 第41-46页 |
·空缆线型分析结果 | 第41-44页 |
·主索鞍预偏量分析结果 | 第44-46页 |
·大跨悬索桥自振特性分析 | 第46-49页 |
·大跨悬索桥主要的固有频率和振型 | 第46-48页 |
·自振特性分析 | 第48-49页 |
·大跨悬索桥地震动态时程分析有关参数选取 | 第49-51页 |
·Rayleigh 阻尼系数 | 第49页 |
·地震动的选取 | 第49-51页 |
·大跨悬索桥地震动态时程分析结果 | 第51-58页 |
·顺桥向+竖向输入地震波时程分析结果 | 第51-56页 |
·横桥向+竖向输入地震波时程分析结果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大跨度悬索桥受力敏感参数分析 | 第59-63页 |
·影响桥梁结构的参数 | 第59-60页 |
·结构自重 | 第59页 |
·温度 | 第59页 |
·桥塔刚度 | 第59页 |
·边界条件 | 第59-60页 |
·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 第60-62页 |
·结构自重敏感性分析 | 第60页 |
·温度敏感性分析 | 第60-61页 |
·结构刚度敏感性分析 | 第61页 |
·边界条件敏感性分析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一、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 | 第63页 |
二、对以后工作的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附录 | 第70-71页 |
一、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70页 |
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 第70-71页 |
详细摘要 | 第71-74页 |
ABSTRACT | 第74-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