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2页 |
| ABSTRACT | 第12-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6页 |
| ·引言 | 第14页 |
| ·第二相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 ·相关理论 | 第14-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计算机仿真模拟的简介 | 第17-23页 |
| ·计算机仿真模拟的定义 | 第17页 |
| ·计算机仿真模拟的方法 | 第17-23页 |
| ·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和内容 | 第23-26页 |
| 第二章 相场法及其特点和应用 | 第26-36页 |
| ·引言 | 第26页 |
| ·相变及其相关理论 | 第26-27页 |
| ·厄伦菲斯(P.Ehrenfest)对相变的分类 | 第26-27页 |
| ·朗道的唯象理论(Landau Phenomenological Theory) | 第27页 |
| ·金兹堡-朗道(Ginzburg-Landau)相变理论 | 第27页 |
| ·相场法的基本概念 | 第27-28页 |
| ·相场法的基本类型 | 第28-31页 |
| ·连续相场法 | 第28-30页 |
| ·微观相场法 | 第30-31页 |
| ·相场模型的数值求解方法 | 第31-32页 |
| ·有限差分法(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 第31页 |
| ·有限元方法(Finite Element Method) | 第31-32页 |
| ·谱方法(Spectral Method) | 第32页 |
| ·边界元法(Boundary Element Method) | 第32页 |
| ·相场模型的特点 | 第32-33页 |
| ·相场法在材料微观组织模拟中的应用 | 第33-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三章 第二相粒子析出行为的相场模型 | 第36-44页 |
| ·引言 | 第36页 |
| ·基本控制方程 | 第36-40页 |
| ·序参量的选取 | 第36-37页 |
| ·控制方程的确定 | 第37-38页 |
| ·系统自由能函数的确定 | 第38-39页 |
| ·系统局域自由能密度函数的表达 | 第39-40页 |
| ·自由能函数中各参数的选取法则 | 第40-43页 |
| ·系数B_1和B_2的确定 | 第41-42页 |
| ·系数A_1、A_2、A_3和A_4的确定 | 第42-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四章 二相粒子析出行为的相场模拟关键技术 | 第44-56页 |
| ·引言 | 第44页 |
| ·数值求解方法的选择 | 第44-45页 |
| ·控制方程的离散和数值计算 | 第45-48页 |
| ·网格划分 | 第45-46页 |
| ·控制方程的离散 | 第46-48页 |
| ·步长设定与稳定性 | 第48页 |
|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48-49页 |
| ·初始条件的确定 | 第48-49页 |
| ·周期性边界条件 | 第49页 |
| ·其他模拟参数的设定 | 第49页 |
| ·程序的实现及可视化处理 | 第49-53页 |
| ·MATLAB简介 | 第49-51页 |
| ·MATLAB在本文中的应用 | 第51-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6页 |
| 第五章 第二相粒子析出的模拟研究 | 第56-82页 |
| ·引言 | 第56页 |
| ·随机析出状态的模拟研究 | 第56-62页 |
| ·组织形貌的研究 | 第56-58页 |
| ·动力学参数的研究 | 第58-62页 |
| ·单一粒子析出状态的模拟研究 | 第62-70页 |
| ·组织形貌的研究 | 第62-64页 |
| ·粒子析出普遍规律的研究 | 第64-65页 |
| ·析出动力学的研究 | 第65-67页 |
| ·方形粒子的析出 | 第67-70页 |
| ·两个粒子析出状态的模拟研究 | 第70-79页 |
| ·组织形貌的研究 | 第70-72页 |
| ·粒子析出普遍规律的研究 | 第72-73页 |
| ·析出动力学的研究 | 第73-75页 |
| ·中心距对粒子融合时间的影响 | 第75-76页 |
| ·粒子尺寸比对粒子融合时间的影响 | 第76-78页 |
| ·粒子尺寸对粒子融合时间的影响 | 第78-79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82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2-84页 |
| ·结论 | 第82-83页 |
| ·展望 | 第83-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90页 |
| 致谢 | 第90-91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