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1 导论 | 第12-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论文研究方法、体系结构 | 第15-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体系结构 | 第16-18页 |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 第18-20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8-19页 |
·论文的不足 | 第19-20页 |
2 相关理论概述与研究述评 | 第20-35页 |
·相关理论概述 | 第20-24页 |
·博弈论 | 第20-21页 |
·外部性理论 | 第21-23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3-24页 |
·相关研究述评 | 第24-35页 |
·公共品的概念 | 第24-26页 |
·农村公共品的概念 | 第26-27页 |
·农村环保公共品的概念 | 第27-28页 |
·农村公共品的供给 | 第28-32页 |
·农村环保公共品的需求 | 第32-35页 |
3 中国当前农村环境现状与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35-46页 |
·中国当前农村环境现状 | 第35-37页 |
·中国当前面临的主要农村环境问题 | 第37-42页 |
·部分农村地区饮用水安全得不到保障 | 第37-38页 |
·农村生活污染严重 | 第38-39页 |
·农业面源污染缺乏有效控制 | 第39页 |
·畜禽养殖业废弃物没有得到有效处理 | 第39-40页 |
·工矿和城市污染向农村加速蔓延 | 第40-41页 |
·土壤环境恶化严重威胁食品安全 | 第41-42页 |
·中国农村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 | 第42-45页 |
·农村环境治理基础设施严重滞后 | 第43页 |
·农村环境保护监管能力薄弱 | 第43-44页 |
·农村生产和生活方式粗放,农民环境保护意识不强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4 中国农村环保公共品供给现状 | 第46-88页 |
·中国农村环保公共品总体供给情况 | 第46-61页 |
·中国农村环保公共品供给的内容 | 第46-48页 |
·中国农村环保公共品总体供给的特点 | 第48-49页 |
·2000~2009年中国主要农村环保公共品供给情况 | 第49-61页 |
·中国农村环保公共品的供给现状的实证分析 | 第61-83页 |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奖促治”政策 | 第61-68页 |
·农村生态示范建设政策——以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建设政策为例 | 第68-78页 |
·江苏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 第78-83页 |
·中国农村环保公共品供给现状小结 | 第83-88页 |
·中国农村环保公共品供给不足的现状还未得到有效解决 | 第83-84页 |
·中国农村环保公共品供给不均衡的特点仍将长期存在 | 第84页 |
·破解中国农村环保公共品供给不均衡的办法是差额化供给 | 第84-85页 |
附录 | 第85-88页 |
5 中国农村环保公共品供给模式 | 第88-120页 |
·中国农村环保公共品供给模式的总体情况 | 第88-94页 |
·政府供给模式 | 第89-90页 |
·市场供给模式 | 第90-92页 |
·村集体自我供给模式 | 第92-94页 |
·中国农村环保公共品供给模式的案例分析 | 第94-103页 |
·政府供给模式分析——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奖促治”政策为例 | 第94-97页 |
·市场供给模式分析——以浙江省宁波市征收水资源环境保护费为例 | 第97-99页 |
·村集体自我供给模式分析之一——以国家级生态村建设为例 | 第99-102页 |
·村集体自我供给模式分析之二——以江苏省江阴市为例 | 第102-103页 |
·中国农村环保公共品供给模式与运营的创新:村民自治与农民专业合作社 | 第103-117页 |
·农村环保公共品运营现状 | 第104-105页 |
·村民自治与农村环保公共品运营 | 第105-112页 |
·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村环保公共品运营 | 第112-117页 |
·小结 | 第117-120页 |
·中国农村环保公共品的多种供给模式客观反映了中国农村环保公共品供给不足的现状 | 第117-118页 |
·中国农村环保公共品的多种供给模式客观反映了中国农村环保公共品供给不均衡的现状 | 第118页 |
·中国农村环保公共品供给模式的基础是政府行政干预 | 第118页 |
·政府应该进一步鼓励多种农村环保公共品供给模式 | 第118-119页 |
·政府应当鼓励农村环保公共品供给与运营模式的创新 | 第119-120页 |
6 中国农村环保公共品需求现状及制约因素 | 第120-136页 |
·中国农村环保公共品需求现状 | 第120-123页 |
·农村环保公共品需求意愿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奖促治”政策及全国部分省(区、市)195个乡镇的调查数据 | 第123-134页 |
·研究背景 | 第123-124页 |
·数据来源 | 第124页 |
·农村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 第124-126页 |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主要管理行为 | 第126-128页 |
·乡镇领导干部对本乡镇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128-133页 |
·研究结论和政策启示 | 第133-134页 |
·小结 | 第134-136页 |
·由于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基层干部群众对农村环保公共品的需求非常强烈 | 第134-135页 |
·农村环保公共品需求意愿需要有效的反馈渠道 | 第135页 |
·保障农村环保公共品的成效需要相应的配套体制 | 第135-136页 |
7 中国农村环保公共品政策的完善与创新 | 第136-148页 |
·中国未来几年的农村环境形势 | 第136-137页 |
·城镇化进程加快带来的生活污染增加 | 第136-137页 |
·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污染产业转移 | 第137页 |
·粮食安全压力加大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和土壤环境污染 | 第137页 |
·进一步加大对中国农村环保公共品供给的投入 | 第137-139页 |
·加大政府公共财政投入的总量 | 第138页 |
·创新公共财政对农村环保公共品的投入方式 | 第138-139页 |
·以政府为主体,鼓励支持多种农村环保公共品投入模式 | 第139-142页 |
·坚持完善农村环保公共品的政府供给模式 | 第139-140页 |
·支持农村环保公共品的市场供给模式 | 第140-141页 |
·鼓励村集体等基层组织参与农村环保公共品供给 | 第141-142页 |
·加强农村环保机构与能力建设 | 第142-144页 |
·在国家层面建立跨部委的农村环保协调机构 | 第142-143页 |
·在相关部委成立农村环境保护司 | 第143页 |
·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以及计划单列市环境保护局,成立独立的农村环境保护处 | 第143页 |
·加强乡镇和村级农村环境保护机构队伍建设 | 第143页 |
·加强县级环保机构的监管能力 | 第143-144页 |
·建立公共财政体制 | 第144-146页 |
·转变政府财政职能,理清事权与支出范围,从而破解农村环保公共品投入和运行保障两个难题 | 第144-145页 |
·增加县乡政府的收入自主权 | 第145-146页 |
·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群众的宣传教育 | 第146-148页 |
·加强对乡镇领导干部的培训 | 第146-147页 |
·加强对农民环保意识的宣传 | 第147-148页 |
8 下一步研究展望 | 第148-150页 |
·中国农村环保公共品的供给效率研究 | 第148页 |
·基于农村居民个体意愿的农村环保公共品需求研究 | 第148-149页 |
·乡村视野内农村环保公共设施与土地产权关于研究 | 第149-150页 |
参考文献 | 第150-155页 |
致谢 | 第155-157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