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重金属复合污染农田土壤植物修复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课题的背景和来源第12-13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15页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第15-18页
     ·研究区域概况第15-17页
     ·研究内容第17页
     ·研究技术路线第17-18页
   ·研究工作进展第18-20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20-36页
   ·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危害、特点和来源第20-30页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第20-21页
     ·土壤重金属的危害第21-26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点第26-28页
     ·土壤重金属的来源第28-30页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第30-34页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农业工程修复技术第30-31页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化学和物理化学修复技术第31页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第31-34页
   ·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前景展望第34-36页
第三章 修复植物修复重金属复合污染农田的潜力第36-59页
   ·引言第36-37页
   ·试验方案设计第37-47页
     ·试验材料第37-40页
     ·试验小区设计第40-43页
     ·试验分析方法第43-47页
   ·结果与分析第47-56页
     ·试验小区土壤理化性质第47-48页
     ·修复植物的株高及其生物量第48-49页
     ·修复植物的地上/地下部分的金属含量第49-51页
     ·修复植物的富集/转运系数第51-54页
     ·修复植物的重金属提取率第54-56页
   ·讨论第56-59页
第四章 不同处理对植物修复重金属效率的影响第59-87页
   ·引言第59-61页
   ·试验材料和方法第61-63页
     ·试验材料第61-62页
     ·试验小区设计第62页
     ·试验分析方法第62-63页
       ·数据处理方法第62-63页
   ·结果与分析第63-81页
     ·试验小区土壤的理化性质第63-66页
     ·修复植物经不同处理后生物量的影响第66-69页
     ·修复植物经不同处理后地上/地下部分的金属含量第69-76页
     ·不同处理对各物种配置修复效率的影响第76-81页
   ·讨论第81-87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87-93页
   ·结论第87-91页
     ·修复植物修复重金属复合污染农田潜力第87-88页
     ·过磷酸钙、种植密度和不同螫合剂对植物修复重金属效率的影响第88-91页
   ·创新与不足第91页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91页
     ·不足之处第91页
   ·展望第91-93页
致谢第93-94页
参考文献第94-103页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阶脉冲微分方程的同宿解与边值问题研究
下一篇:苦果箐尾矿库回采过程中坝体的安全性分析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