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各种材料蓄电池论文

不同铁源高温固相法合成的磷酸亚铁锂性能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4页
   ·引言第10-11页
   ·锂离子电池概述第11-13页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程第11-12页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第12-13页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概况第13-16页
     ·LiCoO_2 正极材料第14-15页
     ·LiNiO_2 正极材料第15页
     ·Li-Mn-O 系正极材料第15-16页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 研究概况第16-22页
     ·LiFePO_4 的结构第17-18页
     ·LiFePO_4 的充放电机理第18页
     ·LiFePO_4 的制备方法第18-20页
     ·LiFePO_4 的改性研究第20-21页
     ·合成LiFePO_4 的铁源第21-22页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第22-24页
第2章 实验材料与试验方法第24-30页
   ·实验原材料第24页
   ·实验仪器设备第24-25页
   ·材料的制备第25-26页
     ·高温固相法制备LiFePO_4/C 材料第25页
     ·改进的高温固相法制备LiFePO_4/C 材料第25-26页
     ·合成LiFePO_4/C 材料的基本原理第26页
   ·材料的物理测试与表征第26-27页
     ·XRD 结构分析第26页
     ·SEM 形貌分析第26-27页
     ·振实密度分析第27页
     ·电导率测定第27页
     ·粒度分析第27页
     ·碳含量测定第27页
   ·电池制备及电化学测试第27-30页
     ·电池的装配第27-28页
     ·充放电性能测试第28-29页
     ·循环伏安曲线测试第29页
     ·电化学阻抗谱测试第29-30页
第3章 不同铁源制备LiFePO_4/C 材料的工艺研究第30-44页
   ·不同铁源的合成工艺第30-33页
     ·以Fe_2O_3 为铁源合成LiFePO_4/C第31页
     ·以Fe(NO_3)_3·9H_2O 为铁源合成LiFePO_4/C第31-32页
     ·以FePO_4·2H_2O 为原料合成LiFePO_4/C第32-33页
   ·不同工艺合成样品的XRD 结构分析第33-36页
     ·不同铁源合成样品的XRD 分析第33页
     ·不同锂源合成样品的XRD 分析第33-35页
     ·不同温度合成样品的XRD 分析第35-36页
   ·合成样品的微观形貌第36-40页
     ·不同铁源合成样品的微观形貌第36-37页
     ·不同锂源合成样品的微观形貌第37-38页
     ·不同蔗糖加入量合成样品的微观形貌第38-40页
   ·合成样品的其它性能表征第40-43页
     ·合成样品的振实密度第40-41页
     ·合成样品的电导率第41页
     ·合成样品的粒度分析第41-42页
     ·合成样品的碳含量第42-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4章 LiFePO_4/C 材料的充放电性能研究第44-54页
   ·不同碳源对合成样品的影响第44-45页
   ·不同烧结温度对合成样品的影响第45-46页
   ·不同铁源对合成样品的影响第46-49页
   ·不同锂源对合成样品的影响第49-50页
   ·不同碳含量对合成样品的影响第50-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5章 LiFePO_4/C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第54-61页
   ·LiFePO_4/C 样品的循环伏安行为研究第54-56页
     ·不同铁源合成样品的循环伏安行为第54-55页
     ·不同锂源合成样品的循环伏安行为第55-56页
     ·不同碳含量合成样品的循环伏安行为第56页
   ·LiFePO_4/C 样品的电化学阻抗谱分析第56-60页
     ·LiFePO_4/C 样品电极的电化学阻抗谱分析第57-58页
     ·不同铁源合成样品电极的电化学阻抗谱比较第58-59页
     ·不同碳含量合成样品电极的电化学阻抗谱第59-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结论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氧化亚铜薄膜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下一篇:多行波金属管式超声电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