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的振动时效系统设计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课题背景 | 第9页 |
·振动时效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振动时效国内外技术研究发展现状 | 第11-14页 |
·振动时效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振动时效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 | 第14-17页 |
第2章 基于ARM的振动时效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第17-41页 |
·序言 | 第17页 |
·ARM微处理器 | 第17-24页 |
·频谱分析技术理论分析 | 第24-29页 |
·信号的分析和处理 | 第24-25页 |
·模拟信号数字化 | 第25-28页 |
·采样定理 | 第28-29页 |
·频域扫频判峰算法研究 | 第29-35页 |
·傅立叶变换 | 第29-30页 |
·快速傅立叶变换 | 第30-35页 |
·系统开发流程 | 第35-37页 |
·系统开发平台搭建 | 第37-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3章 基于ARM的振动时效系统设计 | 第41-53页 |
·引言 | 第41页 |
·系统硬件设计及功能介绍 | 第41-43页 |
·系统软件设计 | 第43-49页 |
·振动时效工作流程 | 第49-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4章 振动时效系统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3-59页 |
·引言 | 第53页 |
·扫频判峰 | 第53-54页 |
·扫频判峰算法的实现 | 第54-55页 |
·数据的采集 | 第54页 |
·数据预处理 | 第54-55页 |
·数据分析 | 第55页 |
·频域扫频判峰算法的实现 | 第55-56页 |
·实验分析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个人简历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