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各种防治方法论文--生物防治论文

招引保护大斑啄木鸟自然控制光肩星天牛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目录第8-13页
1 前言第13-30页
   ·研究背景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7页
     ·杨树天牛的发生及防治现状第14-18页
       ·杨树天牛及其发生情况第14-15页
       ·杨树天牛的防治现状第15-18页
     ·大斑啄木鸟研究现状第18-25页
       ·形态及分布第18-19页
       ·栖息地和巢位研究第19-21页
       ·繁殖习性第21-22页
       ·觅食习性第22-23页
       ·保护和利用现状第23-25页
     ·食虫鸟类与农林害虫的关系第25-27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7页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第27-30页
2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第30-35页
   ·地理位置第30-31页
   ·气候特征第31页
   ·土壤特征第31页
   ·植被特征第31-33页
   ·常见鸟类及蛀干害虫第33-35页
3 大斑啄木鸟天然巢洞特征研究第35-42页
   ·研究方法第35-36页
     ·调查方法第35-36页
     ·数据处理第36页
   ·结果与分析第36-39页
     ·营巢树种特点第36页
     ·巢洞上方的突起及倾斜第36-37页
     ·巢洞高度分布第37-38页
     ·巢洞洞口大小第38-39页
     ·巢洞洞口方向分布第39页
   ·结论与讨论第39-41页
     ·营巢树种第39-40页
     ·突起和倾斜第40页
     ·巢洞高度第40页
     ·巢洞洞口大小及方向第40-41页
   ·小结第41-42页
4 人工鸟巢设计制作及招引技术研究第42-58页
   ·研究方法第43-47页
     ·人工鸟巢的设计与制作方法第43-44页
     ·人工鸟巢的加工设备及改进第44-46页
     ·样地设置及人工鸟巢悬挂第46-47页
       ·样地设置第46页
       ·悬挂人工鸟巢第46-47页
     ·招引效果调查及数据处理第47页
   ·结果与分析第47-54页
     ·人工鸟巢的最佳设计第47-50页
       ·旱柳人工鸟巢第47-49页
       ·小美旱杨人工鸟巢第49-50页
     ·加工设备改进前后的加工效果对比第50页
     ·两种材质人工鸟巢的招引效果第50-52页
     ·不同悬挂设置的招引效果第52-53页
       ·悬挂间距第52-53页
       ·悬挂高度第53页
     ·洞口方向分布第53-54页
   ·结论与讨论第54-57页
     ·营巢材质的选择第54-55页
     ·设计与制作技术第55-56页
     ·悬挂技术第56页
     ·研究展望第56-57页
   ·小结第57-58页
5 人工巢洞内大斑啄木鸟的繁殖习性研究第58-67页
   ·研究方法第58-60页
     ·样地设置第58-59页
     ·育雏期回巢喂食行为观察第59页
     ·人工巢洞与天然巢洞繁殖成功率调查第59页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59-60页
   ·结果和分析第60-63页
     ·育雏期回巢喂食行为第60-62页
       ·亲鸟回巢喂食次数第60-61页
       ·雌雄亲鸟回巢喂食的行为差异第61-62页
     ·人工巢洞与天然巢洞繁殖成功率比较第62-63页
   ·结论与讨论第63-65页
     ·大斑啄木鸟育雏期的活动习性第63-64页
     ·大斑啄木鸟的繁殖特性第64-65页
   ·小结第65-67页
6 大斑啄木鸟觅食选择的初步研究第67-79页
   ·冬季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选择性捕食第68-73页
     ·样地选择及研究方法第68-69页
       ·样地设置第68页
       ·调查方法第68页
       ·数据处理第68-69页
     ·结果与分析第69-72页
       ·在不同程度危害区的选择性第69-70页
       ·在不同危害树高的选择性第70-72页
     ·结论与讨论第72-73页
   ·室内饲养条件下大斑啄木鸟的觅食选择研究第73-78页
     ·预备试验第73-74页
       ·材料和方法第73页
       ·结果及分析第73-74页
     ·材料及方法第74-75页
       ·试验材料第74页
       ·研究方法第74-75页
       ·数据处理第75页
     ·结果与分析第75-77页
       ·对不同种类食物的选择性第75-76页
       ·对暴露食物和隐蔽食物的选择性第76-77页
     ·结论与讨论第77-78页
       ·对不同种类食物的选择第77-78页
       ·对暴露食物和隐蔽食物的选择第78页
   ·小结第78-79页
7 招引效果及对光肩星天牛自然控制效果研究第79-91页
   ·研究方法第79-80页
     ·样地设置第79页
     ·调查方法第79-80页
       ·招引效果调查第79-80页
       ·对光肩星天牛自然控制效果调查第80页
     ·数据处理第80页
   ·结果和分析第80-87页
     ·人工鸟巢的招引效果监测第80-84页
       ·不同季节的招引效果第80-81页
       ·招引效果的长期监测第81-82页
       ·不同研究地区的招引效果第82-84页
     ·人工招引的自然控制效果第84-87页
       ·不同季节的自然控制效果对比第84页
       ·招引前后的自然控制效果对比第84-86页
       ·招引样地与对照样地的自然控制效果对比第86-87页
   ·结论与讨论第87-89页
     ·人工鸟巢的招引效果第87-89页
     ·人工招引的自然控制效果第89页
   ·小结第89-91页
8 人工招引的效益分析和应用前景第91-104页
   ·当地常用光肩星天牛防治方法第91-97页
     ·砍伐除治第91-92页
     ·萌芽更新第92-93页
     ·高枝截干第93-94页
     ·打孔注药第94-96页
     ·绿色威雷喷雾第96页
     ·多树种合理配置第96-97页
     ·人工招引大斑啄木鸟第97页
   ·各种方法优缺点比较第97-100页
   ·人工招引的效益分析第100-102页
     ·经济效益第101页
     ·生态效益第101-102页
     ·社会效益第102页
   ·人工招引的应用前景第102-104页
9 总结和展望第104-107页
   ·总结第104-105页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第105页
     ·研究特色第105页
     ·创新之处第105页
   ·展望第105-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22页
作者简介第122-123页
导师简介第123-125页
在读期间所获得成果目录清单第125-126页
致谢第126-127页
附图第127-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光肩星天牛纤维素酶与寄主选择关系的研究
下一篇:柠条绿虎天牛生物生态学特性及监测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