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需解决的问题 | 第10-11页 |
·论文结构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掩盖效应及相关的理论基础 | 第13-24页 |
·视觉掩盖的定义 | 第13页 |
·视觉掩盖的分类 | 第13-15页 |
·空间域掩盖效应 | 第14-15页 |
·时间域掩盖效应 | 第15页 |
·其它视觉掩盖模型 | 第15页 |
·视觉空间域掩盖效应 | 第15-24页 |
·对比度的基本定义 | 第15-16页 |
·亮度掩盖 | 第16-17页 |
·对比度掩盖 | 第17-19页 |
·熵掩盖(纹理掩盖) | 第19-24页 |
第三章 基于亮度掩盖效应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 第24-37页 |
·目的 | 第24页 |
·背景亮度及其掩盖闽值的测量 | 第24-27页 |
·背景亮度的计算 | 第24-25页 |
·掩盖阂值的测量 | 第25-27页 |
·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 第27-30页 |
·基本思路 | 第28页 |
·数学模型 | 第28-30页 |
·相关实验和结果 | 第30-37页 |
·编程步骤 | 第30-31页 |
·实验与结果 | 第31-37页 |
第四章 基于对比度掩盖效应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 第37-43页 |
·目的 | 第37页 |
·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 第37-40页 |
·基本思路 | 第37-38页 |
·数学模型 | 第38-40页 |
·相关实验和结果 | 第40-43页 |
·编程步骤 | 第40-41页 |
·实验与结果 | 第41-43页 |
第五章 基于纹理掩盖效应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 第43-50页 |
·目的 | 第43页 |
·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 第43-47页 |
·基本思路 | 第43-44页 |
·数学模型 | 第44-47页 |
·相关实验和结果 | 第47-50页 |
·编程步骤 | 第47-48页 |
·实验与结果 | 第48-50页 |
第六章 基于掩盖模型空间相似性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 第50-69页 |
·目的与意义 | 第50-51页 |
·误差图像无关分量的计算 | 第51-54页 |
·空间向量的计算公式 | 第51-52页 |
·两个误差分量无关分量的计算 | 第52-53页 |
·三个误差分量无关分量的计算 | 第53-54页 |
·基于两个误差分量的空间相似性与掩盖特性的结合 | 第54-57页 |
·与亮度掩盖特性的结合 | 第54-55页 |
·与对比度掩盖特性的结合 | 第55-56页 |
·与纹理掩盖特性的结合 | 第56-57页 |
·基于三个误差分量的空间相似性与掩盖特性的结合 | 第57-61页 |
·与亮度掩盖特性的结合 | 第57-59页 |
·与对比度掩盖特性的结合 | 第59-60页 |
·与纹理掩盖特性的结合 | 第60-61页 |
·考虑到相关分量的基于空间相似分解亮度掩盖特性评价方法 | 第61-63页 |
·考虑到两个误差分量的相关分量 | 第61-62页 |
·考虑到三个误差分量的相关分量 | 第62-63页 |
·相关实验与结果 | 第63-69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