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运动掩蔽的视频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拟解决的问题第13页
   ·论文结构第13-14页
   ·本章小结第14-15页
第二章 视频质量评价的理论基础第15-31页
   ·HVS模型第15-18页
     ·人眼的结构第16页
     ·视觉亮度特性第16-18页
     ·多通道分解第18页
     ·掩蔽效应第18页
   ·视频图像第18-25页
     ·视频图像的定义第19-20页
     ·运动矢量的度量方法第20-22页
       ·运动矢量的定义第20-21页
       ·物理度量方法第21页
       ·基于两帧误差的度量方法第21-22页
     ·贝叶斯运动估计算法第22-25页
       ·先验分布第23-24页
       ·似然模型第24-25页
   ·视频质量评价方法第25-30页
     ·主观评价方法第26-28页
       ·双激励损伤度分级法(DSIS)第26页
       ·双激励连续质量分级法(DSCQS)第26-27页
       ·单激励连续质量分级法(SSCQE)第27页
       ·成对比较法(PC)第27-28页
     ·客观评价方法第28-30页
       ·全参考评价方法第28-29页
       ·部分参考评价方法第29页
       ·无参考评价方法第29-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标准视频信号的设计第31-40页
   ·目的第31页
   ·思路第31-32页
   ·数学模型第32-35页
   ·设计实例1第35-38页
     ·编程步骤第35-36页
     ·实验结果第36-38页
   ·设计实例2第38-39页
     ·编程步骤第38-39页
     ·实验结果第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基于运动掩蔽的视频质量评价方法第40-51页
   ·目的第40页
   ·思路第40-41页
   ·数学模型第41-47页
     ·基于运动程度的数学模型第41-42页
     ·基于运动分段的数学模型第42-45页
     ·基于运动感知的数学模型第45-47页
   ·编程步骤第47-48页
   ·实验结果第48-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五章 基于运动掩蔽空间相似性的视频质量评价方法第51-68页
   ·目的第51页
   ·思路第51-52页
   ·基于空间相似分解的视频质量评价方法第52-55页
     ·空间向量的分解和合成第52页
     ·基于空间相似分解的质量数学模型第52-55页
       ·基于两个误差分量的第52-53页
       ·基于三个误差分量的第53-55页
   ·空间两个分量相似分解运动掩蔽评价方法第55-61页
     ·基于运动掩蔽结合无关分量的评价方法第55-58页
       ·数学模型第55-56页
       ·实验结果第56-58页
     ·基于运动掩蔽结合相关分量的评价方法第58-61页
       ·数学模型第58-59页
       ·实验结果第59-61页
   ·空间三个分量相似分解运动掩蔽评价方法第61-66页
     ·基于运动掩蔽结合无关分量的评价方法第61-64页
       ·数学模型第61-63页
       ·实验结果第63-64页
     ·基于运动掩蔽结合相关分量的评价方法第64-66页
       ·数学模型第64-65页
       ·实验结果第65-66页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致谢第73-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RFID系统中小型化双频微带天线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掩盖效应的图像质量综合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