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赡养法律制度立法完善与创新性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选题目的 | 第10页 |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1-12页 |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我国赡养法律制度现状分析 | 第13-20页 |
·我国赡养制度的社会需求现状 | 第13-17页 |
·老龄化的社会环境 | 第13-15页 |
·关注民生的和谐社会基调 | 第15-16页 |
·现有养老模式的困境 | 第16-17页 |
·我国现行赡养法律制度不足分析 | 第17-20页 |
·现行赡养制度立法价值的滞后性 | 第17页 |
·现行赡养法律制度内容对家庭赡养的无力 | 第17-20页 |
第三章 外国老年人“赡养”制度分析 | 第20-28页 |
·外国老年人保护制度的基础理念及赡养立法态度 | 第20-22页 |
·个人自助理念的主导地位及立法态度 | 第20-21页 |
·子女赡养理念的家庭基础地位及立法态度 | 第21-22页 |
·西方国家老年人保护制度发展变革过程 | 第22-24页 |
·外国老年人保护的理念趋向及特色制度借鉴 | 第24-28页 |
·外国老年人保护的理念融合趋向 | 第24-25页 |
·新加坡赡养法律制度强制性立法规定借鉴 | 第25-26页 |
·英美等西方国家社区相关立法制度借鉴 | 第26-28页 |
第四章 我国赡养法律制度立法价值理念创新 | 第28-35页 |
·我国赡养制度立法价值理念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 第28-30页 |
·我国现有赡养制度立法理念及立法价值 | 第28-29页 |
·我国赡养制度立法价值创新的必要性 | 第29-30页 |
·赡养法律制度立法完善与创新的价值重构 | 第30-31页 |
·赡养法律制度立法完善与创新遵循的原则性理念 | 第31-35页 |
·维持生活正常化理念 | 第32页 |
·尊重意思自治理念 | 第32-33页 |
·社区照料辅助理念 | 第33-35页 |
第五章 我国赡养法律制度内容完善与创新 | 第35-51页 |
·赡养法律制度内容完善与创新的出发点 | 第35-36页 |
·应对社会道德危机的加剧 | 第35页 |
·应对家庭功能弱化的挑战 | 第35-36页 |
·应对赡养资金来源及照料方式的单一性 | 第36页 |
·赡养义务人主体范围界定 | 第36-40页 |
·现有立法赡养义务人主体范围强化 | 第36-37页 |
·特殊赡养义务人的界定 | 第37-40页 |
·赡养制度的法律强制性内容设计 | 第40-44页 |
·赡养义务人的监护职责 | 第40-41页 |
·精神赡养义务的强制性 | 第41-42页 |
·家庭赡养协议履行的强制性 | 第42-44页 |
·赡养义务履行的开始条件及程度标准界定 | 第44页 |
·赡养法律制度的辅助及督促机制设计 | 第44-51页 |
·赡养经济来源机制设计 | 第45-46页 |
·社区照料辅助机制设计 | 第46-48页 |
·赡养法律制度的督促机制设计 | 第48-51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