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一、化学专利和充分公开制度概述 | 第12-17页 |
(一) 化学专利概述及其保护形式 | 第12-13页 |
1. 化学专利的定义 | 第12页 |
2. 化学专利的保护形式 | 第12-13页 |
3. 化学领域专利的特殊性 | 第13页 |
(二) 充分公开制度概述 | 第13-15页 |
1. 充分公开的定义 | 第13-14页 |
2. 充分公开的法理依据 | 第14-15页 |
(三) 充分公开标准概述 | 第15-17页 |
1. 充分公开标准的判断主体 | 第15-16页 |
2. 充分公开标准的判断对象 | 第16页 |
3. 充分公开标准的意义 | 第16-17页 |
二、美国对充分公开的规定和分析 | 第17-20页 |
(一) 书面描述(WRITTEN DESCRIPTION) | 第17-18页 |
(二) 可实施性(ENABLEMENT) | 第18-19页 |
1. 过度实验 | 第18-19页 |
2. 发明的可预测性 | 第19页 |
(三) 最佳实施例(BEST MODE) | 第19页 |
(四) 三者之间的关系 | 第19-20页 |
三、我国对于充分公开的规定 | 第20-24页 |
(一) 关于“清楚”标准 | 第21-22页 |
1. 主题明确 | 第21页 |
2. 表述准确 | 第21-22页 |
(二) 关于完整标准 | 第22-23页 |
1. 完整标准的形式方面 | 第22页 |
2. 完整标准的实质方面 | 第22-23页 |
(三) 关于能够实现标准 | 第23-24页 |
四、我国审查指南对化学发明充分公开的规定 | 第24-27页 |
(一) 化学产品发明的充分公开 | 第25-26页 |
1. 化学产品的确认 | 第25页 |
2. 化学产品的制备 | 第25-26页 |
3. 化学产品的用途和(或)实验效果 | 第26页 |
(二) 化学方法发明的充分公开 | 第26-27页 |
(三) 化学产品用途发明的充分公开 | 第27页 |
五、案例分析 | 第27-36页 |
(一) 案件审查过程 | 第28-29页 |
(二) 案件事实 | 第29-30页 |
(三) 对案件的分析 | 第30-33页 |
1. 关于缺少证明技术效果的实验数据的发明是否能够实现 | 第30-32页 |
2. 证据1 能否用于证明说明书的充分公开 | 第32-33页 |
(四) 由本案引发的思考 | 第33-36页 |
1. 我国专利制度实行先申请制 | 第33-34页 |
2. 我国实行的充分公开制度所要求的公开不是绝对公开 | 第34-35页 |
3. 充分公开标准判断的对象是权利要求书保护的内容 | 第35-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