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8页 |
Abstract | 第18-2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1-51页 |
·引言 | 第21-22页 |
·Al-Zn-Mg-Cu系高强铝合金概述 | 第22-28页 |
·国外Al-Zn-Mg-Cu系高强铝合金的发展 | 第22-23页 |
·国内Al-Zn-Mg-Cu系高强铝合金的发展 | 第23-24页 |
·Al-Zn-Mg-Cu系高强铝合金的热处理 | 第24-26页 |
·均匀化处理 | 第24页 |
·固溶处理 | 第24-25页 |
·时效处理 | 第25-26页 |
·Al-Zn-Mg-Cu系高强铝合金的制备 | 第26-28页 |
·新型铸锭冶金技术 | 第26-27页 |
·快速凝固-粉末冶金法(RS/PM) | 第27页 |
·喷射成形(Spray Forming) | 第27-28页 |
·RS/PM高强铝合金概述 | 第28-35页 |
·RS/PM高强铝合金的研究现状 | 第28-31页 |
·合金元素在RS/PM高强铝合金中的作用 | 第31-32页 |
·主合金元素 | 第31-32页 |
·微量合金元素 | 第32页 |
·RS/PM高强铝合金的主要强化机制 | 第32-35页 |
·细晶强化 | 第33-34页 |
·沉淀强化 | 第34页 |
·弥散强化 | 第34-35页 |
·加工硬化 | 第35页 |
·RS/PM高强铝合金的制备 | 第35-40页 |
·快速凝固粉末的制备 | 第36-37页 |
·快速凝固粉末的固结成形 | 第37-40页 |
·粉末预压 | 第37-38页 |
·粉末除气 | 第38-39页 |
·粉末致密化 | 第39-40页 |
·粉末热挤压工艺 | 第40-42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51页 |
第二章 试验方案和研究方法 | 第51-59页 |
·技术路线 | 第51-52页 |
·合金成分设计 | 第52页 |
·合金粉末材料的准备 | 第52-53页 |
·主要试验设备及检测仪器 | 第53页 |
·试验方案 | 第53-56页 |
·粉末热挤压 | 第53-55页 |
·粉末预压 | 第53-54页 |
·真空除气 | 第54页 |
·挤压成形 | 第54-55页 |
·热处理 | 第55-56页 |
·固溶处理 | 第55-56页 |
·时效处理 | 第56页 |
·分析测试方法 | 第56-59页 |
·粉末粒度分布测试 | 第56-57页 |
·金相组织观察 | 第57页 |
·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观察 | 第57页 |
·透射电镜观察 | 第57页 |
·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 | 第57页 |
·显微硬度测试 | 第57页 |
·拉伸性能测试 | 第57-58页 |
·电导率测试 | 第58-59页 |
第三章 快速凝固Al-Zn-Mg-Cu合金粉末的特性 | 第59-73页 |
·合金粉末的粒度 | 第59-60页 |
·合金粉末颗粒形貌 | 第60-63页 |
·合金粉末的XRD相结构 | 第63-65页 |
·合金粉末的显微组织 | 第65-68页 |
·合金粉末热稳定性 | 第68-71页 |
·DSC分析 | 第68-70页 |
·组织热稳定性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3页 |
第四章 挤压工艺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73-105页 |
·挤压工艺参数的设定 | 第73-74页 |
·挤压合金的物相构成 | 第74-76页 |
·挤压工艺对合金组织的影响 | 第76-82页 |
·挤压合金的组织特征 | 第76-78页 |
·挤压温度对合金组织的影响 | 第78-80页 |
·粉末粒度对合金组织的影响 | 第80页 |
·挤压比对合金组织的影响 | 第80-82页 |
·挤压工艺对合金性能的影响 | 第82-86页 |
·挤压温度对合金性能的影响 | 第82-83页 |
·粉末粒度对合金性能的影响 | 第83-84页 |
·挤压比对合金性能的影响 | 第84-85页 |
·挤压合金的室温拉伸性能 | 第85-86页 |
·温压坯挤压合金的组织和性能 | 第86-88页 |
·合金的组织及物相构成 | 第86-87页 |
·合金的室温拉伸性能 | 第87-88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88-101页 |
·挤压合金拉伸断口形貌特征及断裂机制 | 第88-92页 |
·拉伸断口形貌 | 第88-90页 |
·拉伸断裂机制 | 第90-92页 |
·挤压合金强化机制 | 第92-96页 |
·细晶强化 | 第92-93页 |
·沉淀强化 | 第93-95页 |
·位错强化 | 第95-96页 |
·动态回复和再结晶机制 | 第96-101页 |
·动态回复机制 | 第96-98页 |
·动态再结晶机制 | 第98-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5页 |
第五章 固溶处理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105-121页 |
·固溶处理对1"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105-112页 |
·固溶时效态合金的拉伸性能 | 第105-106页 |
·固溶温度对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106-109页 |
·固溶温度对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106-108页 |
·固溶温度对拉伸性能的影响 | 第108-109页 |
·保温时间对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109-112页 |
·保温时间对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109-111页 |
·保温时间对拉伸性能的影响 | 第111-112页 |
·固溶处理对2~#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112-117页 |
·固溶温度对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112-114页 |
·固溶温度对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112-113页 |
·固溶温度对显微硬度的影响 | 第113页 |
·固溶温度对拉伸性能的影响 | 第113-114页 |
·保温时间对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114-117页 |
·保温时间对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114-115页 |
·保温时间对显微硬度的影响 | 第115-116页 |
·保温时间对拉伸性能的影响 | 第116-117页 |
·固溶态合金的X射线衍射分析 | 第117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117-119页 |
·固溶温度 | 第118-119页 |
·保温时间 | 第1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1页 |
第六章 时效处理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121-138页 |
·单级时效合金的组织和性能 | 第121-125页 |
·单级时效对显微硬度的影响 | 第121-122页 |
·单级时效合金的拉伸性能 | 第122页 |
·单级时效合金的组织 | 第122-125页 |
·1~#合金的组织 | 第122-123页 |
·2~#合金的组织 | 第123-125页 |
·双级时效合金的组织和性能 | 第125-129页 |
·双级时效对拉伸性能和电导率的影响 | 第125-126页 |
·双级时效合金的组织 | 第126-129页 |
·预时效合金的组织 | 第126-127页 |
·终时效合金的组织 | 第127-129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129-134页 |
·时效强化机制 | 第129-130页 |
·时效处理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130-131页 |
·单级时效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130页 |
·双级时效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130-131页 |
·时效处理对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131-132页 |
·时效处理对电导率的影响 | 第132页 |
·Zr对时效强化的影响机制 | 第132-134页 |
·本章小结 | 第134-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135-138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138-140页 |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40页 |
对下一步研究的建议 | 第140-141页 |
致谢 | 第141-142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142-14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 | 第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