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行政合同及其争议的解决机制

中文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引言第13-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19页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17页
  (一) 研究背景第14-15页
  (二) 研究意义第15-17页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第17-19页
  (一) 法治理论第17页
  (二) 法理学理论第17页
  (三) 行政法理论第17-18页
  (四) 博弈论第18-19页
第二章 行政合同概述第19-25页
 一、行政合同从民事合同中分离的必要性第19页
 二、行政合同的界定第19-22页
 三、行政合同的特点第22-25页
  (一) 主体特征第22-23页
  (二) 目的特征第23页
  (三) 法律关系特征第23-24页
  (四) 合意性特征第24页
  (五) 一方主体的优益权特征第24页
  (六) 内容特征第24-25页
第三章 我国目前行政合同的现状第25-30页
 一、行政合同的分类第25-27页
  (一) 西方国家行政合同的分类第25-26页
  (二) 我国行政合同的分类第26-27页
 二、我国行政合同的主要类型第27-30页
第四章 主要发达国家及我国行政合同争议的解决机制第30-38页
 一、行政合同争议解决机制的定义、特征和功能第30-33页
 二、主要发达国家行政合同争议的解决机制第33-34页
  (一) 法国行政合同争议的解决机制第33-34页
  (二) 德国行政合同争议的解决机制第34页
 三、我国目前行政合同争议的解决机制第34-38页
  (一) 诉讼外的解决机制第35-37页
  (二) 诉讼解决机制第37-38页
第五章 我国行政合同争议解决机制的完善第38-46页
 一、我国行政合同争议解决机制现存的主要缺陷第38-40页
  (一) 行政合同诉讼的归属有争议第38页
  (二) 行政救济途径不畅通第38-39页
  (三) 实践中行政合同争议的适用不规范第39页
  (四) 行政诉讼的单方性限制了部分行政合同诉讼解决机制的实施第39-40页
 二、我国行政合同争议解决机制的完善第40-44页
  (一) 我国行政合同争议解决机制完善的几点建议第40-41页
  (二) 行政合同诉讼构建的几个重要部分和问题第41-44页
   1、调解第41-42页
   2、和解第42页
   3、审理期限和诉讼时效第42-43页
   4、合同侵害公共利益的诉讼(公诉人问题)第43-44页
   5、行政主体提起的诉讼第44页
 三、完善我国行政合同争议解决机制应注意的问题第44-46页
  (一) 从分别立法到统一立法,从地方立法到中央立法第44-45页
  (二) 加强相关司法解释第45页
  (三) 有选择地借鉴国外立法第45-46页
结束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8页
致谢第48-49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研究
下一篇:法律视野中的高校学生违纪处分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