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论文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地方政府职能研究--以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3页
 (一) 选题背景第9页
 (二) 研究意义第9-10页
 (三) 相关研究概述第10-11页
 (四) 研究思路第11-12页
 (五) 创新与不足第12-13页
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政府职能的基础理论第13-16页
 (一)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涵义及其主体第13页
 (二) 地方政府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理论基础第13-16页
  1. 人力资本理论第13-14页
  2. “新农村建设”第14页
  3. “科学发展观”第14-15页
  4. 公共服务型政府理论第15-16页
二、当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实分析第16-21页
 (一) 准格尔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问题分析第17-19页
  1. 农村人力资源的素质趋同化趋势明显第17页
  2. 农村人力资源呈现两极化第17页
  3. 农村人力资源组织化水平比较低第17-18页
  4. 伴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力资源开发难度加大第18-19页
  5. 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不够第19页
 (二)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府职能发挥的制约因素第19-21页
  1. 财政状况的制约第19页
  2. 可资利用的开发人才缺乏第19-20页
  3. 制度和政策的缺位第20页
  4. 片面"政绩观"的影响第20页
  5. 理论研究、技术手段和经验的不足第20-21页
三、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地方政府职能第21-28页
 (一) 地方政府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着力点第21-24页
  1. 激活人力资源存量,发挥农村既有的人力资源优势第21-22页
   (1) 盘点农村人力资源总量第21页
   (2) 充分发挥特定主体的示范效应第21页
   (3) 鼓励农村劳动力充分利用闲暇时间第21-22页
  2. 培植人力资源增量,培育农村人力资源潜在优势第22-23页
   (1) 发展基础教育,提升农村人力资源的科学文化素质第22页
   (2) 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村人力资源技能水平第22-23页
   (3) 强化医疗卫生事业,提高农村人力资源健康水平第23页
  3. 放活农村人力资源流量,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合理流动第23-24页
   (1) 营造环境,加快农村人才的引进工作第23-24页
   (2) 完善服务,做好农村人力资源的转移工作第24页
   (3) 力促农民工适应城市,使其能够"留得下"第24页
 (二) 地方政府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行为方式第24-28页
  1.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政府行为的不同层次第24-26页
   (1)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政府经济行为第24-25页
   (2)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政府法律行为第25-26页
   (3)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政府行政行为第26页
  2.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政府行为的协调分析第26-27页
  3.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府行为的定位分析第27-28页
四、地方政府人力资源开发职能履行的路径选择第28-32页
 (一) 地方政府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应该协调处理好的几对关系第28-29页
  1. 协调与中央和上级地方政府分工、协作的关系第28页
  2. 协调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第28页
  3. 协调行政手段与市场手段的关系第28-29页
  4. 协调留住和送出的关系第29页
  5. 协调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的关系第29页
 (二) 地方政府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职能履行的路径选择第29-32页
  1. 地方政府职能履行路径选择的依据第29-30页
  2. 地方政府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路径选择第30-32页
   (1) 转变观念第30页
   (2) 制度建设第30-31页
   (3) 行为规范第31-32页
结语第32-33页
参考文献第33-34页
致谢第34页

论文共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内蒙古农牧区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下一篇:内蒙古农村牧区养老保障制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