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地面油气水三相流测量方法及应用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3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30页 |
| ·多相流的概念和主要参数 | 第13-14页 |
| ·油田地面三相流测量目的及测量方法综述 | 第14-17页 |
| ·气液分离方法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 ·重力和离心分离方法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 ·螺旋管内流体流动研究综述 | 第18-19页 |
| ·差压流量计测量湿气流量研究综述 | 第19-24页 |
| ·相关流量计研究综述 | 第24-27页 |
| ·含水率测量方法研究综述 | 第27-28页 |
| ·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 第2章 油气水三相流气液分离方法研究 | 第30-46页 |
| ·重力分离方法分析 | 第30-35页 |
| ·气体中液滴沉降理论 | 第30-34页 |
| ·原油中气泡上升分离理论 | 第34-35页 |
| ·管柱式旋流分离方法分析 | 第35-37页 |
| ·螺旋管内气液分离理论研究 | 第37-40页 |
| ·螺旋管内气液分离数值模拟 | 第40-45页 |
| ·选择多相流模型及流体力学方程 | 第40-42页 |
|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42-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3章 螺旋管复合气液分离器设计和控制方法研究 | 第46-63页 |
| ·总体结构方案和主要设计内容 | 第46-48页 |
| ·分离器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 第48-55页 |
| ·重力分离腔设计方法 | 第48-50页 |
| ·螺旋管分离腔设计方法 | 第50-52页 |
| ·实验分离器与检测控制系统 | 第52-55页 |
| ·分离器控制方法研究 | 第55-58页 |
| ·分离实验 | 第58-62页 |
| ·实验目的与实验设备 | 第58-59页 |
| ·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分析 | 第59-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4章 气相锥形管变面积环孔流量测量方法研究 | 第63-72页 |
| ·锥形管变面积环孔装置结构设计与原理 | 第63-64页 |
| ·用环孔位移替代差压的流量方程 | 第64-66页 |
| ·流体力学数值模拟与对比分析 | 第66-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第5章 基于弯管与电导三相流测量方法研究 | 第72-85页 |
| ·两相流体力学模型的基本方程 | 第72-73页 |
| ·弯管测量两相流模型 | 第73-77页 |
| ·电导测量两相流模型 | 第77-78页 |
| ·基于弯管与电导测量三相流模型 | 第78-80页 |
| ·基于弯管与电导三相流测量实验 | 第80-84页 |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 第6章 含水率测量方法研究 | 第85-101页 |
| ·电容、短波法测量含水率研究 | 第85-89页 |
| ·电容、短波法测量油水两相流含水率模型 | 第85-87页 |
| ·电容、短波法测量油气水三相流含水的理论方程 | 第87-89页 |
| ·γ射线测量含水率研究 | 第89-95页 |
| ·γ射线测量油、气、水三相流相含率理论模型 | 第89-94页 |
| ·介质温度引起γ射线法测量误差的理论分析 | 第94-95页 |
| ·三相流含水率测量实验 | 第95-100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 结论 | 第101-10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2-114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14-116页 |
| 致谢 | 第116-117页 |
| 个人简历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