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一、引言 | 第11-20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 近年来我国奶业的发展形势 | 第11-12页 |
2. 原料奶生产在奶业产业链条中的战略地位 | 第12-13页 |
3. 我国原料奶生产模式现状 | 第13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1. 国外研究 | 第13-14页 |
2. 国内研究 | 第14-16页 |
(三) 研究的问题和意义 | 第16页 |
1. 研究的问题 | 第16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四)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6-19页 |
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2. 研究思路 | 第17-19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五) 数据说明 | 第19页 |
(六)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点 | 第19-20页 |
1. 创新点 | 第19页 |
2. 不足点 | 第19-20页 |
二、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20-23页 |
(一) 基本概念 | 第20页 |
1. 经济效率、技术效率、配置效率 | 第20页 |
2. 原料奶 | 第20页 |
3. 原料奶生产的不同模式 | 第20页 |
(二) 相关理论 | 第20-23页 |
Farrall经济效率理论 | 第20-23页 |
三、原料奶生产基本状况分析 | 第23-30页 |
(一) 我国原料奶生产状况 | 第23页 |
(二) 内蒙古地区原料奶生产状况 | 第23-24页 |
(三) 呼和浩特地区原料奶生产状况 | 第24-25页 |
(四) 我国原料奶生产的特点 | 第25-29页 |
1. 原料奶的价格变动趋势 | 第25-27页 |
2. 原料奶生产的地区分布 | 第27-28页 |
3. 原料奶生产的养殖规模 | 第28-29页 |
(五)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四、原料奶生产模式比较分析 | 第30-42页 |
(一) 原料奶生产模式的分类 | 第30-33页 |
1. 家庭散养、养殖小区和牧场 | 第30-32页 |
2. 个体户、公司制与合伙制 | 第32-33页 |
(二) 原料奶生产模式的成本收益及其原料奶质量的比较分析 | 第33-41页 |
1. 调查设计 | 第33-36页 |
2. 不同原料奶生产模式的基本情况比较 | 第36-38页 |
3. 不同生产模式的成本收益及其原料奶质量的比较分析 | 第38-41页 |
(三)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五、不同原料奶生产模式效率的模型测算 | 第42-54页 |
(一) 分析方法 | 第42-45页 |
1.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变量选择 | 第42-43页 |
2. 随机前沿成本函数和变量选择 | 第43-44页 |
3. Tobit回归模型 | 第44-45页 |
(二) 函数形式的确定 | 第45-46页 |
(三) 模型估计结果和解释 | 第46-53页 |
1. 随机前沿函数:不同原料奶生产模式效率比较及其分解 | 第46-48页 |
2. Tobit回归模型:不同原料奶生产模式效率决定因素 | 第48-53页 |
(四)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六、结论与政策含义 | 第54-56页 |
(一) 结论 | 第54页 |
(二) 政策建议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 | 第59-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