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向离焦的差动像散监测实验装置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 ·课题背景 | 第8-9页 |
| ·课题来源 | 第8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 ·离焦误差检测技术简介 | 第9-10页 |
| ·离焦误差检测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0-15页 |
| ·临界角法 | 第10-12页 |
| ·傅科刀口法 | 第12-13页 |
| ·像散法 | 第13-14页 |
| ·针孔调焦法 | 第14-15页 |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第2章 离焦检测原理与总体设计 | 第16-32页 |
| ·引言 | 第16页 |
| ·激光差动像散法离焦检测原理 | 第16-24页 |
| ·光学像散法基本原理 | 第16-20页 |
| ·差动像散法离焦检测原理 | 第20-24页 |
| ·离焦检测系统总体设计 | 第24-31页 |
| ·基于单向离焦的差动像散原理 | 第24-26页 |
| ·基于单向离焦的差动像散特性分析与仿真 | 第26-29页 |
| ·离焦检测光电探测接收系统设计 | 第29-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3章 离焦检测误差分析 | 第32-39页 |
| ·引言 | 第32页 |
| ·光学参数对基于单向离焦的差动像散监测装置的影响 | 第32-36页 |
| ·光源输出功率波动的影响 | 第32页 |
| ·光学参数误差的影响 | 第32-34页 |
| ·光学元件调整误差的影响 | 第34-36页 |
| ·光电探测接收电路对离焦检测系统的影响 | 第36-37页 |
| ·离焦检测系统的其他影响因素 | 第37-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4章 离焦检测系统软件设计 | 第39-45页 |
| ·引言 | 第39页 |
| ·测量系统软件整体设计 | 第39页 |
| ·测量系统软件各模块实现 | 第39-44页 |
| ·人机界面设计 | 第39-41页 |
|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 第41-42页 |
| ·中值滤波模块设计 | 第42-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5章 装置实验及数据分析 | 第45-56页 |
| ·引言 | 第45页 |
| ·基于单向离焦的差动像散实验验证 | 第45-53页 |
| ·实验装置 | 第45-47页 |
| ·基于单向离焦的差动像散原理验证实验步骤与方法 | 第47-49页 |
| ·实验结论与分析 | 第49-53页 |
| ·与差动像散法离焦检测技术灵敏度的比较实验 | 第53-55页 |
| ·灵敏度比较实验步骤与方法 | 第53页 |
| ·实验结论与分析 | 第53-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结论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第60页 |
|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 第60页 |
|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涉密论文管理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