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正极材料V2O5的制备及其电化学行为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 论 | 第9-23页 |
·课题背景 | 第9-10页 |
·锂离子电池的研究现状 | 第10-17页 |
·锂离子电池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 第10-11页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概述 | 第11-17页 |
·镁离子电池的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镁离子电池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 第17-18页 |
·镁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 第23-30页 |
·实验材料与化学试剂 | 第23-24页 |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 第24页 |
·五氧化二钒的制备 | 第24-26页 |
·无机溶胶-凝胶法合成V_2O_5 | 第25页 |
·熔融淬冷法合成V_2O_5 | 第25-26页 |
·电池的组装 | 第26页 |
·锂离子扣式电池的组装 | 第26页 |
·镁离子模拟电池体系的组装 | 第26页 |
·分析测试 | 第26-30页 |
·热重与差热分析 | 第26-27页 |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27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 第27-28页 |
·充放电测试 | 第28页 |
·循环伏安曲线测试 | 第28页 |
·电化学阻抗谱测试 | 第28-30页 |
第3章 五氧化二钒材料的制备及其结构性能表征 | 第30-40页 |
·制备工艺的确定 | 第30-34页 |
·脱水工艺的确定 | 第30-32页 |
·热处理温度的确定 | 第32-34页 |
·前驱体的TG-DTA分析 | 第34-35页 |
·前驱体及样品的SEM观察 | 第35-37页 |
·合成样品的XRD分析 | 第37-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五氧化二钒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 第40-55页 |
·合成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充放电性能 | 第40-51页 |
·两种材料对锂离子电池充放电性能的影响 | 第40-42页 |
·不同倍率下材料的放电性能 | 第42-46页 |
·不同材料的充电倍率研究 | 第46-51页 |
·锂离子电池V_2O_5正极的EIS研究 | 第51-53页 |
·锂离子电池中不同材料正极的CV行为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五氧化二钒镁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55-64页 |
·镁离子电池不同正极的CV对比 | 第55-57页 |
·镁离子电池不同正极的首次放电行为 | 第57-58页 |
·镁离子电池中V_2O_5正极的EIS分析 | 第58-63页 |
·开路电压下不同材料正极的EIS行为 | 第58-61页 |
·不同荷电状态下不同材料正极的EIS行为 | 第61-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2页 |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第72页 |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 第72页 |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涉密论文管理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