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课题背景 | 第10-11页 |
| ·课题来源 | 第10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 ·编队飞行研究计划 | 第11-13页 |
| ·相对导航技术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 ·相对姿态协同控制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 第2章 卫星姿态运动方程与滤波算法基础理论 | 第20-35页 |
| ·引言 | 第20页 |
| ·卫星姿态描述 | 第20-24页 |
| ·坐标系定义 | 第20-21页 |
| ·卫星姿态描述 | 第21-24页 |
| ·卫星姿态运动学与动力学方程 | 第24-29页 |
| ·姿态运动学方程 | 第24-25页 |
| ·卫星姿态动力学方程 | 第25页 |
| ·干扰力矩 | 第25-29页 |
| ·滤波方法 | 第29-34页 |
| ·扩展卡尔曼滤波(EKF) | 第29-31页 |
| ·UKF滤波 | 第31-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3章 编队飞行卫星相对姿态自主确定算法 | 第35-50页 |
| ·引言 | 第35页 |
| ·无相对测量时的相对姿态确定 | 第35-36页 |
| ·基于类GPS测量的相对姿态确定 | 第36-45页 |
| ·相关坐标系定义 | 第36-37页 |
| ·动力学模型 | 第37-39页 |
| ·测量模型 | 第39-42页 |
| ·相对状态滤波算法 | 第42-45页 |
| ·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45-49页 |
| ·无相对测量仿真结果 | 第45-46页 |
| ·类GPS相对测量仿真结果 | 第46-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4章 基于Multi-Agent的编队飞行卫星体系结构 | 第50-61页 |
| ·引言 | 第50页 |
| ·Agent基本概念 | 第50-53页 |
| ·Agent的定义及基本属性 | 第50-52页 |
| ·Agent的体系结构 | 第52-53页 |
| ·Multi-Agent系统的概念 | 第53页 |
| ·卫星编队相关Agent的定义 | 第53-59页 |
| ·卫星Agent | 第54页 |
| ·编队飞行Agent | 第54-57页 |
| ·工作流程 | 第57-59页 |
| ·基于Multi-Agent的相对控制协同策略 | 第59-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5章 编队飞行卫星相对姿态分布式协同控制 | 第61-83页 |
| ·引言 | 第61页 |
| ·滑模变结构控制基本原理 | 第61-65页 |
| ·协同控制律设计 | 第65-69页 |
| ·相对姿态变结构协同控制 | 第65-67页 |
| ·相对姿态比例微分协同控制 | 第67-69页 |
| ·目标姿态角 | 第69-70页 |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70-82页 |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 结论 | 第83-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89页 |
| 附录 | 第89-9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0-91页 |
|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第91页 |
|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 第91页 |
|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涉密论文管理 | 第91-92页 |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