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借记卡安全电子支付系统
第1章 绪论 | 第1-13页 |
1.1 建立我国电子支付系统的重要性 | 第8-9页 |
1.2 建立我国电子支付系统的可行性 | 第9-10页 |
1.3 我国发展电子支付系统的现有条件 | 第10页 |
1.4 现有的电子支付工具 | 第10-11页 |
1.5 电子支付系统的功能目标 | 第11-12页 |
1.6 系统设计原则 | 第12-13页 |
第2章 中国SET电子支付系统 | 第13-67页 |
2.1 SET协议分析 | 第13-61页 |
2.1.1 各国的电子支付系统 | 第13-14页 |
2.1.2 比较SET与SSL | 第14-15页 |
2.1.3 SET中的参与者 | 第15-17页 |
2.1.4 SET的相关技术 | 第17-20页 |
2.1.5 SET支付系统的安全性能 | 第20-21页 |
2.1.6 SET中的证书管理 | 第21-24页 |
2.1.7 SET交易阶段 | 第24-25页 |
2.1.8 SET支付消息分析 | 第25-61页 |
2.1.8.1 SET主要采用的数据结构 | 第25-26页 |
2.1.8.2 初始化工作 | 第26-34页 |
2.1.8.2.1 持卡人证书初始请求/响应 | 第26-27页 |
2.1.8.2.2 注册表请求/响应处理 | 第27-29页 |
2.1.8.2.3 证书请求/响应 | 第29-33页 |
2.1.8.2.4 商家证书初始化请求 | 第33页 |
2.1.8.2.5 证书状态查询/响应 | 第33-34页 |
2.1.8.3 持卡人与商家的消息传递 | 第34-42页 |
2.1.8.3.1 购买初始化请求/响应 | 第34-36页 |
2.1.8.3.2 购买订单请求/响应处理 | 第36-41页 |
2.1.8.3.3 查询请求/响应处理 | 第41-42页 |
2.1.8.4 商家与支付网关的消息传递 | 第42-61页 |
2.1.8.4.1 网关证书请求/响应 | 第42-44页 |
2.1.8.4.2 授权请求/响应处理 | 第44-47页 |
2.1.8.4.3 付款请求/响应处理 | 第47-50页 |
2.1.8.4.4 退款请求和响应处理 | 第50-52页 |
2.1.8.4.5 退款撤消和响应处理 | 第52-54页 |
2.1.8.4.6 授权撤消处理 | 第54-56页 |
2.1.8.4.7 捕获撤消处理 | 第56-58页 |
2.1.8.4.8 批管理 | 第58-61页 |
2.2 中国借记卡SET支付模型设计与分析 | 第61-67页 |
2.2.1 设计背景和应用范围 | 第61-62页 |
2.2.2 模型的提出 | 第62-64页 |
2.2.3 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 第64-65页 |
2.2.4 持卡人端软件的总体设计 | 第65-66页 |
2.2.5 系统性能总结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9页 |
致词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