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 论 | 第1-25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异步电机动态数学模型 | 第9-10页 |
1.3 直接转矩控制的基本原理 | 第10-14页 |
1.4 磁链的计算和观测 | 第14-15页 |
1.5 新型的磁链和转矩控制方案 | 第15-18页 |
1.6 无速度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8-23页 |
1.7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异步电机定子磁链的观测方法 | 第25-45页 |
2.1 引言 | 第25页 |
2.2 目前定子磁链观测方法的局限性 | 第25-27页 |
2.2.1 传统的u-i积分器 | 第26页 |
2.2.2 低通滤波器(LFT)的采用 | 第26-27页 |
2.3 高性能的定子磁链观测方法 | 第27-44页 |
2.3.1 异步电机的全阶磁链观测器 | 第27-35页 |
2.3.2 改进的积分器算法在直接转矩控制中的应用 | 第35-39页 |
2.3.3 磁链观测器的求解方法 | 第39-4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三章 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无速度传感器技术 | 第45-62页 |
3.1 引言 | 第45页 |
3.2 速度自适应磁链观测器(自适应方案一) | 第45-52页 |
3.2.1 电机转速的自适应辨识 | 第45-47页 |
3.2.2 定子电阻和转子电阻的自适应辨识 | 第47-51页 |
3.2.3 仿真与实验结果 | 第51-52页 |
3.3 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的速度自适应观测器(方案二) | 第52-56页 |
3.3.1 速度自适应方案二的物理意义 | 第55页 |
3.3.2 仿真与实验结果 | 第55-56页 |
3.4 两种自适应速度辨识方案的对比 | 第56-57页 |
3.5 与磁链观测器相结合的速度估计器 | 第57-6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四章 一种新型的死区补偿方法 | 第62-69页 |
4.1 引言 | 第62-63页 |
4.2 死区效应的分析 | 第63-65页 |
4.3 一种新型的死区补偿方法 | 第65-66页 |
4.4 实验结果 | 第66-6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五章 进一步提高直接转矩控制系统性能的具体方法 | 第69-86页 |
5.1 引言 | 第69页 |
5.2 传统的DTC系统低速转矩特性的局限性 | 第69-74页 |
5.2.1 传统的开关选择方式对转矩脉动的影响 | 第70-71页 |
5.2.2 定子磁链观测误差对低速性能的影响 | 第71-73页 |
5.2.3 实验结果 | 第73-74页 |
5.3 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转矩变化规律 | 第74-76页 |
5.4 一种新型的定子磁链和转矩的双层滞环控制 | 第76-80页 |
5.5 直接转矩控制的弱磁技术 | 第80-82页 |
5.6 DTC系统的启动限流措施 | 第82-84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第六章 系统的数字化实现 | 第86-114页 |
6.1 调速系统的硬件组成 | 第86-88页 |
6.2 DSP全数字实验平台硬件总体设计 | 第88-101页 |
6.2.1 DSP选型 | 第89-90页 |
6.2.2 EPROM与RAM | 第90-91页 |
6.2.3 A/D与D/A | 第91-94页 |
6.2.4 测速电路 | 第94-96页 |
6.2.5 ISP控制信号 | 第96-98页 |
6.2.6 IGBT驱动信号 | 第98-99页 |
6.2.7 主电路的保护 | 第99-100页 |
6.2.8 多路选择开关 | 第100-101页 |
6.3 DTC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101-114页 |
6.3.1 实时控制软件结构 | 第101-103页 |
6.3.2 磁链观测器的数字化实现 | 第103-107页 |
6.3.3 改进的积分器的数字化实现 | 第107页 |
6.3.4 速度观测器的数字化实现 | 第107-109页 |
6.3.5 光栅测速环节的实现 | 第109-110页 |
6.3.6 死区补偿环节的实现 | 第110页 |
6.3.7 速度调节器的数字化实现 | 第110-112页 |
6.3.8 DTC控制算法的数字化实现 | 第112-114页 |
第七章 全文工作的总结与展望 | 第114-117页 |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贡献 | 第114-116页 |
7.2 进一步工作的设想 | 第116-117页 |
致谢 | 第117-11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第118-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