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临床研究 | 第9-27页 |
一、临床资料 | 第9-18页 |
(一) 病例来源 | 第9页 |
(二) 病例选择标准 | 第9-10页 |
(三) 评分标准及病情轻重程度分级 | 第10-13页 |
(四) 一般资料 | 第13-18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一) 治疗方法 | 第18页 |
(二) 观察指标及方法 | 第18-19页 |
(三) 疗效标准 | 第19-20页 |
(四) 统计学处理 | 第20页 |
三、结果 | 第20-27页 |
(一) 临床疗效结果 | 第20-22页 |
(二) 治疗组疗效与相关资料分析 | 第22-23页 |
(三) 检测指标结果 | 第23-26页 |
(四) 安全性观察 | 第26-27页 |
讨论 | 第27-39页 |
一、中医学对慢性盆腔炎的认识 | 第27-28页 |
(一) 历史沿革 | 第27页 |
(二) 病因病机的探讨 | 第27-28页 |
二、本研究对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28-29页 |
(一) 气滞血瘀是本病的病理基础 | 第28页 |
(二) 冲任气血瘀滞,肝气不疏,肝经阻滞为本病的主要病机 | 第28-29页 |
三、治法探讨 | 第29-30页 |
(一) 中医学对慢性盆腔炎治法的认识 | 第29-30页 |
(二) 本研究对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治法的认识 | 第30页 |
四、方药分析 | 第30-35页 |
(一) 方解 | 第30-32页 |
(二) 药理作用研究 | 第32-35页 |
五、结果分析 | 第35-39页 |
(一) 临床疗效分析 | 第35页 |
(二) 药物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 第35-37页 |
(三) 药物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 第37-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综述 | 第43-51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52-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