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32页 |
·引言 | 第15页 |
·牛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 第15-21页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基因 | 第15-17页 |
·肪酸结合蛋白基因 | 第17-18页 |
·脂联素基因 | 第18-19页 |
·解偶联蛋白基因 | 第19-20页 |
·脂肪分化相关蛋白基因 | 第20-21页 |
·本试验研究基因的概况 | 第21-25页 |
·Leptin 基因的研究概况 | 第21-23页 |
·黒素皮质素受体4 基因 | 第23-24页 |
·载脂蛋白 | 第24-25页 |
·候选基因分析方法 | 第25-27页 |
·候选基因的选择 | 第26页 |
·获得用于扩增基因的引物序列 | 第26页 |
·揭示候选基因内的多态性 | 第26页 |
·选择用于进行候选基因分析的群体 | 第26-27页 |
·候选基因与表型性状间的连锁分析 | 第27页 |
·连锁关系的验证 | 第27页 |
·家畜分子遗传标记技术 | 第27-29页 |
·直接测序 | 第28页 |
·单链构象多态性 | 第28页 |
·变性高压液相色谱检测 | 第28-29页 |
·SNP 芯片 | 第29页 |
·生物信息学 | 第29-32页 |
·基因的电子克隆 | 第29-30页 |
·基因功能预测 | 第30页 |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预测 | 第30-32页 |
第二章 牛LEPTIN 基因遗传变异及其与秦川牛经济性状的相关分析 | 第32-54页 |
·试验材料 | 第32-35页 |
·试验动物 | 第32页 |
·牛主要经济性状指标 | 第32页 |
·主要试剂 | 第32-33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3页 |
·主要试剂和溶液的配制 | 第33-35页 |
·试验方法 | 第35-40页 |
·血液DNA 提取 | 第35-36页 |
·DNA 质量检测 | 第36页 |
·DNA 浓度检测及稀释 | 第36页 |
·牛leptin 基因引物设计 | 第36-37页 |
·PCR 反应 | 第37-38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38-39页 |
·PCR 扩增产物的回收纯化 | 第39-40页 |
·统计分析 | 第40-41页 |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 第40页 |
·多态信息含量 | 第40页 |
·纯合度和杂合度 | 第40页 |
·Hardy-Weinberg 平衡检测 | 第40-41页 |
·统计分析模型 | 第41页 |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1-50页 |
·DNA 提取结果 | 第41页 |
·Leptin 基因LP1 引物扩增及SSCP 结果 | 第41-43页 |
·Leptin 基因第二外显子73 C>T 多态位点遗传分析 | 第43页 |
·Leptin 基因第二外显子73 C>T 多态位点与秦川牛经济形状的关联分析 | 第43-44页 |
·Leptin 基因第二外显子73 C>T 位点突变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4-47页 |
·Leptin 基因LP2 引物扩增及SSCP 结果 | 第47页 |
·Leptin 基因LP2 扩增片段多态位点遗传分析 | 第47-49页 |
·Leptin 基因 LP2 扩增片段多态位点与经济形状的关联分析 | 第49页 |
·Leptin 基因LP3 引物扩增及SSCP 结果 | 第49-50页 |
·讨论 | 第50-53页 |
·PCR-SSCP 反应及测序 | 第50-51页 |
·Leptin 基因的多态性 | 第51-52页 |
·Leptin 基因多态位点与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52页 |
·73 C>T 位点突变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52-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第三章 牛MC4R 基因遗传变异及其与秦川牛经济性状的相关分析 | 第54-68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54页 |
·试验方法 | 第54-55页 |
·基因组DNA 的分离与质量检测、纯化及浓度计算 | 第54页 |
·DNA 池制备 | 第54页 |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54页 |
·牛MC4R 基因的引物设计及PCR 反应 | 第54-55页 |
·PCR 扩增产物的回收纯化及测序 | 第55页 |
·酶切反应 | 第55页 |
·统计分析 | 第5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5-66页 |
·牛MC4R 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55-57页 |
·PCR 扩增及测序结果 | 第57-59页 |
·MC4R 基因-129 位A>G 的Tai I 酶切结果 | 第59页 |
·MC4R 基因-129 A>G 多态位点遗传分析 | 第59-60页 |
·MC4R 基因-129A>G 多态位点与秦川牛经济形状的关联分析 | 第60-61页 |
·MC4R 基因1069 C>G 的Tai I 酶切结果 | 第61页 |
·MC4R 基因1069 C>G 多态位点遗传分析 | 第61-63页 |
·MC4R 基因1069 C>G 多态位点与秦川牛经济形状的关联分析 | 第63页 |
·MC4R 基因1069 C>G 位点突变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63-66页 |
·讨论 | 第66-67页 |
·SNPs 的筛查与鉴定 | 第66页 |
·MC4R 基因多态性及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66-67页 |
·MC4R 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67页 |
·小结 | 第67-68页 |
第四章 牛APOA1 基因遗传变异及其与秦川牛经济性状的相关分析 | 第68-84页 |
·试验材料 | 第68页 |
·试验方法 | 第68-69页 |
·基因组DNA 的分离与质量检测、纯化及浓度计算 | 第68页 |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68页 |
·牛 APOA1 基因的引物设计及 PCR 扩增 | 第68-69页 |
·PCR 扩增产物的回收纯化及测序 | 第69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酶切反应 | 第69页 |
·统计分析 | 第6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9-81页 |
·牛ApoA1 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69-70页 |
·PCR 扩增及测序 | 第70-72页 |
·ApoA1 基因A11 引物扩增及SSCP 结果 | 第72页 |
·ApoA1 基因A12 引物扩增、SSCP 及测序结果 | 第72-73页 |
·ApoA1 基因411 C>G 多态位点遗传分析 | 第73-75页 |
·ApoA1 基因411 C>G 多态位点与秦川牛经济形状的关联分析 | 第75页 |
·ApoA1 基因A13 引物扩增及突变位点寻找 | 第75-77页 |
·ApoA1 基因1523 T>G 的Msp A1 I 酶切结果 | 第77页 |
·ApoA1 基因1523 T>G 多态位点遗传分析 | 第77-78页 |
·ApoA1 基因1523 T>G 多态位点与秦川牛经济形状的关联分析 | 第78-79页 |
·ApoA1 基因1572 C>A 的Dde I 酶切结果 | 第79页 |
·ApoA1 基因1572 C>A 多态位点遗传分析 | 第79-81页 |
·ApoA1 基因1572 C>A 多态位点与秦川牛经济形状的关联分析 | 第81页 |
·讨论 | 第81-83页 |
·SNP 筛查方法 | 第81-82页 |
·ApoA1 基因的多态性及性状关联分析 | 第82-83页 |
·小结 | 第83-84页 |
第五章 牛 APOA4 基因克隆及遗传变异分析 | 第84-97页 |
·试验材料 | 第84页 |
·组织样品 | 第84页 |
·血样 | 第84页 |
·试验方法 | 第84-87页 |
·总RNA 的提取 | 第84页 |
·总RNA 的纯化 | 第84-85页 |
·总RNA 检测 | 第85页 |
·ApoA4 基因cDNA 克隆的引物设计 | 第85-86页 |
·PCR 反应 | 第86-87页 |
·PCR 反应产物的回收及测序 | 第87页 |
·ApoA4 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87页 |
·牛ApoA4 基因SNPs 筛查 | 第8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7-94页 |
·组织中总RNA 的提取及检测 | 第87-88页 |
·牛ApoA4 基因克隆 | 第88-89页 |
·牛ApoA4 基因的同源性分析 | 第89-90页 |
·牛 ApoA4 的疏水性分析 | 第90页 |
·牛 ApoA4 的跨膜结构分析 | 第90-91页 |
·牛 ApoA4 的信号肽预测 | 第91页 |
·牛ApoA4 蛋白二级结构预测 | 第91-92页 |
·牛ApoA4 蛋白三级结构预测 | 第92页 |
·牛ApoA4 基因SNP 筛查 | 第92-94页 |
·讨论 | 第94-96页 |
·组织中RNA 的提取 | 第94页 |
·ApoA4 基因的克隆 | 第94-95页 |
·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95-96页 |
·小结 | 第96-97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97-100页 |
·主要的研究结果 | 第97-98页 |
·创新点 | 第98页 |
·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98-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13页 |
致谢 | 第113-114页 |
作者简介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