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引言 | 第11-25页 |
·中国铁通集团融资有关问题研究的背景 | 第11页 |
·研究中国铁通集团融资有关问题的意义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23页 |
·企业融资的基本概念 | 第12-14页 |
·企业融资的基本理论 | 第14-23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构 | 第23-25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23页 |
·本文的研究结构 | 第23-25页 |
2 中国铁通集团融资现状及分析 | 第25-34页 |
·中国铁通集团现状 | 第25-27页 |
·中国铁通集团发展概况 | 第25页 |
·中国铁通集团的组织结构图 | 第25-26页 |
·当前中国通信业的竞争格局 | 第26-27页 |
·中国铁通集团融资现状 | 第27-34页 |
·中国铁通集团2007年—2009年发展战略目标 | 第27页 |
·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因素 | 第27-28页 |
·中国铁通集团内源融资分析 | 第28-32页 |
·中国铁通集团外源融资现状 | 第32-34页 |
3 中国铁通集团现行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第34-42页 |
·中国铁通集团现行融资模式面临的困境 | 第34-37页 |
·中国铁通集团所处的历史阶段 | 第34-37页 |
·中国铁通集团面临的融资困境 | 第37页 |
·现行融资模式存在的不足及分析 | 第37-42页 |
·从融资手段方面看 | 第37-38页 |
·从融资成本方面看 | 第38页 |
·从融资易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方面看 | 第38-39页 |
·从融资额度方面看 | 第39-40页 |
·从融资风险方面看 | 第40-42页 |
4 国内外电信企业融资模式的比较和借鉴 | 第42-50页 |
·美国与日本电信企业融资模式 | 第42-45页 |
·美国:证券市场主导型融资模式 | 第42页 |
·日本:主银行制度和相互持股制度 | 第42-43页 |
·两种融资模式的比较 | 第43-44页 |
·对中国铁通集团选择融资模式的借鉴 | 第44-45页 |
·中国移动集团的融资模式 | 第45-50页 |
·中国移动的五次大规模融资 | 第45-46页 |
·中国移动融资的经验 | 第46-48页 |
·对中国铁通确定融资模式的借鉴 | 第48-50页 |
5 按最优资本结构设计中国铁通集团融资模式 | 第50-58页 |
·按照最优资本结构设计中国铁通集团融资模式 | 第50-56页 |
·中国铁通某省公司简介 | 第50-52页 |
·中国铁通集团某省公司融资模式实例设计 | 第52-56页 |
·设计融资方案时还应考虑的因素 | 第56-58页 |
·资本结构的调整因素 | 第56页 |
·与资本结构相关的其他问题 | 第56-58页 |
6 提高资金利用率与积极拓展融资渠道 | 第58-65页 |
·提高资金利用率,最大限度地降低贷款规模 | 第58-60页 |
·减少沉淀资金,降低贷款规模及财务费用 | 第58-59页 |
·加强对应收帐款的管理,缩短应收帐款回收期 | 第59-60页 |
·积极拓展其他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融资模式 | 第60-65页 |
·探讨项目融资(BOT)的可行性 | 第61-62页 |
·通过资产剥离的资本运作方式,差异化经营,有效降低融资规模 | 第62-63页 |
·采用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融资方式 | 第63-65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5页 |
·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7页 |
作者简历 | 第67-69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