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38页 |
| ·纳米科技与生物技术 | 第9-10页 |
| ·生物医用纳米粒子 | 第10-21页 |
| ·纳米粒子的分类及制备 | 第10-16页 |
| ·无机纳米粒子 | 第10-13页 |
| ·聚合物纳米粒子 | 第13-15页 |
| ·功能性复合微球 | 第15-16页 |
| ·纳米粒子在生物医用领域的应用 | 第16-21页 |
| ·药物负载 | 第16-18页 |
| ·生物成像、检测 | 第18-20页 |
| ·生物分离 | 第20-21页 |
| ·聚电解质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第21-30页 |
| ·自组装法 | 第22-23页 |
| ·聚电解质与无机纳米粒子的复合与组装 | 第23-30页 |
| ·基于静电作用的组装 | 第24-25页 |
| ·基于疏水相互作用的组装 | 第25-27页 |
| ·基于氢键作用的组装 | 第27-30页 |
| ·本论文的选题与设计思路 | 第30-31页 |
| ·参考文献 | 第31-38页 |
| 第二章 h-PAMAM-g-PEG的制备及自组装研究 | 第38-53页 |
| ·引言 | 第38-39页 |
| ·实验部分 | 第39-41页 |
| ·材料与试剂 | 第39-40页 |
| ·聚乙二醇接枝的超支化聚酰胺胺(h-PAMAM-g-PEG)的合成 | 第40页 |
| ·h-PAMAM-g-PEG的自组装 | 第40-41页 |
| ·仪器与表征 | 第4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1-49页 |
| ·h-PAMAM-g-PEG聚合物的表征 | 第41-43页 |
| ·h-PAMAM-g-PEG胶束的制备及其空心微球的形成 | 第43-46页 |
| ·空心微球的形成机理 | 第46-47页 |
| ·h-PAMAM-g-PEG微球的荧光性质 | 第47-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 第三章 键连阿霉素的h-PAMAM-g-PEG的制备及其组装 | 第53-64页 |
| ·引言 | 第53页 |
| ·实验部分 | 第53-56页 |
| ·材料与试剂 | 第53-54页 |
| ·含有二硫键的交联剂的制备 | 第54页 |
| ·键连阿霉素的h-PAMAM-g-PEG的制备 | 第54-55页 |
| ·载药聚合物(PPCD)微球的制备 | 第55-56页 |
| ·仪器与表征 | 第5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6-61页 |
| ·含有二硫键的交联剂的表征 | 第56-58页 |
| ·合成键连阿霉素的h-PAMAM-g-PEG(PPCD)的表征 | 第58-60页 |
| ·h-PAMAM-g-PEG键合阿霉素(PPCD)的载药率的测定 | 第60页 |
| ·载药聚合物(PPCD)微球的制备 | 第60-61页 |
| ·载药聚合物(PPCD)微球的体外释放 | 第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 第四章 聚电解质与水相纳米粒子的复合组装 | 第64-88页 |
| ·引言 | 第64-65页 |
| ·实验部分 | 第65-68页 |
| ·材料与试剂 | 第65-66页 |
| ·柠檬酸三钠稳定的Au纳米粒子的合成 | 第66页 |
| ·水相稳定的CdTe纳米粒子的合成 | 第66-67页 |
| ·聚电解质与水相纳米粒子静电组装体的制备 | 第67页 |
| ·聚电解质与CdTe量子点的键合组装 | 第67-68页 |
| ·仪器与表征 | 第6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8-83页 |
| ·水相纳米粒子的表征 | 第68-71页 |
| ·柠檬酸三钠稳定的Au纳米粒子 | 第68-69页 |
| ·水相稳定的CdTe纳米粒子 | 第69-71页 |
| ·水相纳米粒子与聚电解质的静电组装 | 第71-77页 |
| ·AuNPs/聚赖氨酸(PLL)复合纳米组装体 | 第71-72页 |
| ·CdTe/聚赖氨酸(PLL)复合纳米组装体 | 第72-76页 |
| ·CdTe/壳聚糖(CS)复合纳米组装体 | 第76-77页 |
| ·水相CdTe纳米粒子与聚电解质的键合组装 | 第77-81页 |
| ·同时偶联量子点与酞菁的h-PAMAM-g-PEG | 第81-83页 |
|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 附录 | 第88-89页 |
| 致谢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