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绪论 | 第12-34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5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5-33页 |
·关于软土的概念 | 第15页 |
·软土地基特性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软土的微观结构研究 | 第16-18页 |
·非饱和土的研究 | 第18-30页 |
·软土地基的地基处理方法 | 第30-31页 |
·软土结构强度研究现状 | 第31-32页 |
·软土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特性研究 | 第32-33页 |
·研究内容及完成的工作量 | 第33-34页 |
2 青岛大炼油工程地基土的地质背景 | 第34-42页 |
·概况 | 第34页 |
·区域地质条件 | 第34-37页 |
·场区岩土工程条件 | 第37-40页 |
·场区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 第40-42页 |
3 青岛大炼油工程软土地基的特征研究 | 第42-67页 |
·概述 | 第42-43页 |
·青岛大炼油软土地基土的粒度组成及其存在状态 | 第43-51页 |
·青岛大炼油软土地基土的粒度组成物理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 第43-50页 |
·青岛大炼油软土地基中粗颗粒的存在状态研究 | 第50-51页 |
·青岛大炼油工程软土地基土的渗透性 | 第51-59页 |
·渗透性的定义和适用范围 | 第51-52页 |
·渗透试验方法 | 第52-57页 |
·青岛大炼油工程软土地基渗透性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 第57-59页 |
·青岛大炼油工程软土的矿物成分组成 | 第59-65页 |
·x 射线衍射分析原理 | 第59-62页 |
·青岛大炼油工程软土地基x 射线衍射分析结果 | 第62-65页 |
·小结 | 第65-67页 |
4 青岛大炼油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研究 | 第67-72页 |
·地基设计要求 | 第67页 |
·地基处理方案 | 第67-68页 |
·方案设计 | 第68-70页 |
·试验程序和步骤 | 第70-72页 |
5 青岛大炼油软土地基土的微结构特性研究 | 第72-90页 |
·概述 | 第72页 |
·微观结构研究 | 第72-85页 |
·微观结构分类 | 第72-74页 |
·青岛大炼油工程软土地基土微观结构特征 | 第74-85页 |
·青岛大炼油工程真空排水与动力固结相结合处理软土地基前后土样微结构特征的变化对比 | 第85-89页 |
·小结 | 第89-90页 |
6 软土地基动荷载作用下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的研究 | 第90-100页 |
·概述 | 第90-91页 |
·软土地基处理中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 | 第91-92页 |
·冲击荷载作用下软土孔隙水压力与轴向变形及围压的变化关系 | 第92-94页 |
·冲击荷载作用下软土孔隙水压力的竖向和横向变化规律 | 第94-97页 |
·青岛大炼油工程软基处理孔隙水压力测试结果分析 | 第97-99页 |
·小结 | 第99-100页 |
7 软土地基动荷载作用下的加固机理及强度检测分析 | 第100-121页 |
·概述 | 第100页 |
·一维固结理论 | 第100-103页 |
·基本假设 | 第100页 |
·微分方程的建立 | 第100-102页 |
·固结方程的解 | 第102页 |
·固结度 | 第102-103页 |
·比奥(Biot)固结理论 | 第103-106页 |
·动力荷载下软土渗透与固结 | 第106-114页 |
·冲击荷载作用下的饱和软黏土性状 | 第106-107页 |
·动力荷载下的软土渗透与固结理论 | 第107-109页 |
·动静荷载复合作用下的孔隙水压力 | 第109-110页 |
·动静荷载耦合的固结计算 | 第110-114页 |
·地面沉降测量 | 第114-115页 |
·青岛大炼油工程软土地基降水与强夯相结合处理后的强度增长特征 | 第115-120页 |
·土工试验分析 | 第115-116页 |
·现场原位测试分析 | 第116-120页 |
·小结 | 第120-121页 |
8 结论 | 第121-125页 |
·本研究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 | 第121-123页 |
·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123-125页 |
致谢 | 第125-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35页 |
附录:博士生简历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