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前言 | 第9-12页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主要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2 工区概况及地层发育特征 | 第12-16页 |
·工区概况 | 第12-13页 |
·富林洼陷沙三、四段地层发育特征 | 第13-14页 |
·层序划分情况 | 第14-16页 |
3 富林洼陷古地貌恢复 | 第16-20页 |
·古构造恢复流程 | 第16页 |
·各个时期古地貌恢复 | 第16-19页 |
·古地貌特点 | 第19-20页 |
4 富林洼陷沉积相研究 | 第20-57页 |
·沉积背景 | 第20-21页 |
·沉积体系类型 | 第21-26页 |
·沉积相类型 | 第21页 |
·主要沉积相类型识别标志 | 第21-26页 |
·沉积体系分布 | 第26-53页 |
·单井相分析 | 第26-29页 |
·剖面相 | 第29-30页 |
·地层厚度、砂体厚度、含砾砂岩分布及沉积体系分布特征 | 第30-53页 |
·沉积演化特征 | 第53-54页 |
·控制沉积体系发育的地质因素 | 第54-57页 |
5 富林洼陷物源分析 | 第57-69页 |
·构造形态及其演化特征 | 第57-58页 |
·砂体平面变化特征 | 第58-59页 |
·沉积体系展布特征 | 第59页 |
·矿物成分平面变化特征 | 第59-67页 |
·物源区域的平面分布研究 | 第67-69页 |
6 富林洼陷有利目标预测 | 第69-70页 |
·成藏特点 | 第69页 |
·勘探思路 | 第69-70页 |
7 结论与认识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