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物联网的RFID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与取得的成果 | 第14-15页 |
·研究目标 | 第14页 |
·研究内容与所做的工作 | 第14-15页 |
·论文结构 | 第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物联网及其关键技术 | 第16-42页 |
·引言 | 第16页 |
·物联网的原理 | 第16-20页 |
·物联网的概念 | 第16-17页 |
·物联网产生的背景 | 第17-18页 |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 | 第18-20页 |
·国内外物联网的发展现状 | 第20-22页 |
·国外物联网的发展现状 | 第20-21页 |
·国内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 | 第21-22页 |
·物联网中的关键技术 | 第22-31页 |
·RFID技术 | 第22-24页 |
·Zigbee技术 | 第24-27页 |
·LTE技术 | 第27-29页 |
·云计算 | 第29-31页 |
·物联网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 第31-33页 |
·关键技术亟待突破 | 第31-32页 |
·缺乏统一标准体系 | 第32页 |
·商业模式有待完善 | 第32-33页 |
·物联网的应用前景 | 第33-35页 |
·基于物联网的服装业应用模型 | 第35-41页 |
·传统服务产业模型 | 第35-36页 |
·基于物联网的服装产业模型 | 第36-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改进的RFID返回式二进制防碰撞算法 | 第42-52页 |
·引言 | 第42页 |
·基于修剪枝的二进制树型防碰撞算法 | 第42-45页 |
·算法原理及过程 | 第43-44页 |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类二进制防碰撞算法 | 第45-46页 |
·算法的原理及过程 | 第45页 |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45-46页 |
·算法特点及性能分析 | 第46页 |
·改进的返回式二进制防碰撞算法 | 第46-51页 |
·算法原理及过程 | 第47-50页 |
·仿真实验及性能分析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改进的RFID轻量级安全认证算法 | 第52-72页 |
·引言 | 第52页 |
·RFID隐私与安全问题 | 第52-55页 |
·RFID隐私问题 | 第52-54页 |
·RFID安全问题 | 第54-55页 |
·RFID安全机制 | 第55-57页 |
·物理方法 | 第55-56页 |
·逻辑方法 | 第56-57页 |
·RFID安全协议 | 第57-64页 |
·安全协议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 第58-59页 |
·安全协议的分类与分析 | 第59-64页 |
·安全协议的比较与总结 | 第64页 |
·改进的RFID轻量级安全认证算法 | 第64-71页 |
·协议的设计思路 | 第64-65页 |
·协议的原理和步骤 | 第65-67页 |
·密钥的更新 | 第67-68页 |
·协议的复杂度分析 | 第68页 |
·协议的安全性分析与比较 | 第68-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五章 改进算法在单片机系统上的实现 | 第72-94页 |
·引言 | 第72页 |
·设计目标和系统功能 | 第72-73页 |
·系统的硬件部分 | 第73-82页 |
·系统的软件部分 | 第82-86页 |
·上位机软件设计 | 第86-89页 |
·上位机界面设计 | 第87-88页 |
·改进算法的程序设计 | 第88-89页 |
·单片机平台应用实例 | 第89-93页 |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4-96页 |
·总结 | 第94-95页 |
·展望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1页 |
附录1 | 第101-103页 |
附录2 | 第103-10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6-107页 |
致谢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