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果树园艺论文--核果类论文--杏论文

8个杏树品种的抗寒性研究

摘要第1-5页
Summary第5-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7页
   ·目前研究进展第12-23页
     ·杏树栽培现状第12-13页
     ·果树抗寒研究进展第13页
     ·生理指标与抗寒性的关系第13-22页
       ·细胞膜透性与抗寒性的关系第13-14页
       ·膜脂过氧化与抗寒性的关系第14-15页
       ·保护酶系统与抗寒性的关系第15-18页
       ·渗透调节物质与抗寒性的关系第18-22页
     ·水分与植物抗寒性的关系第22-23页
   ·参试品种的生物学概述第23-26页
     ·优选一号第23页
     ·优选二号第23页
     ·红丰第23-24页
     ·新世纪第24页
     ·兰州大接杏第24页
     ·骆驼黄第24-25页
     ·凯特第25页
     ·金太阳第25-26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6-27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7-40页
   ·试验地概况第27页
   ·主要试剂与仪器第27-28页
     ·主要试剂第27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27-28页
   ·试验材料的采集第28页
     ·休眠枝的采集方法第28页
     ·花的采集方法第28页
     ·幼果的采集方法第28页
   ·试验材料的处理第28-29页
     ·休眠枝的处理方法第28页
     ·花的处理方法第28-29页
     ·幼果的处理方法第29页
   ·试验测定方法第29-38页
     ·休眠枝含水量的测定第29页
     ·褐变率的统计第29页
     ·花粉生活力测定(TTC 法)第29-30页
     ·电解质渗出率测定第30页
     ·丙二醛(MDA)测定第30页
     ·可溶性糖的测定第30-32页
     ·可溶性蛋白质的测定第32-33页
     ·游离脯氨酸(Pro)的测定第33页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测定第33-34页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ˉ·)的测定第34-35页
     ·过氧化物酶(POD)测定第35-36页
     ·过氧化氢酶活性(CAT)的测定第36-37页
     ·过氧化氢(H_2O _2)的测定第37-38页
   ·试验数据分析方法第38-40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40-64页
   ·各参试品种低温胁迫过程中随温度降低生物膜系统的变化与抗寒性分析第40-44页
     ·各参试品种休眠枝越冬过程中电导率的变化与分析第40-41页
     ·各参试品种花和幼果抗寒能力的确定第41-43页
     ·各参试品种休眠枝、花和幼果MDA 含量的变化与分析第43-44页
   ·各参试品种低温胁迫过程中保护酶系统与抗寒性分析第44-49页
     ·各参试品种休眠枝、花和幼果POD 活性的变化与分析第45-46页
     ·各参试品种休眠枝、花和幼果SOD 活性的变化与分析第46-48页
     ·各参试品种休眠枝、花和幼果CAT 活性的变化与分析第48-49页
   ·各参试品种低温胁迫过程中生物自由基与抗寒性分析第49-52页
     ·各参试品种休眠枝、花和幼果O_2ˉ·产生速率的变化与分析第49-51页
     ·各参试品种休眠枝、花和幼果H_2O_2 含量的变化与分析第51-52页
   ·各参试品种低温胁迫过程中渗透调节物质与抗寒性分析第52-57页
     ·各参试品种休眠枝、花和幼果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与分析第53-54页
     ·各参试品种休眠枝、花和幼果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与分析第54-55页
     ·各参试品种休眠枝、花和幼果Pro 含量的变化与分析第55-57页
   ·各参试品种低温胁迫过程中其他基本指标与抗寒性分析第57-59页
     ·各参试品种休眠枝含水量的变化与分析第57页
     ·各参试品种花粉生活力的测定与分析第57-58页
     ·各参试品种花和幼果褐变率的变化与分析第58-59页
   ·不同时期各指标主成分分析及抗寒性综合评价第59-64页
     ·休眠枝抗寒性综合评价第59-60页
       ·主成分分析第59-60页
       ·综合评价第60页
     ·花抗寒性综合评价第60-62页
       ·主成分分析第60-61页
       ·综合评价第61-62页
     ·幼果抗寒性综合评价第62-63页
       ·主成分分析第62页
       ·综合评价第62-63页
     ·杏树抗寒性综合评价第63-64页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第64-67页
   ·结论第64-65页
   ·讨论第65-67页
     ·花与幼果抗寒性的差异第65页
     ·保护酶系统活性与植物抗寒性的关系第65页
     ·渗透调节物质与抗寒性的关系第65-66页
     ·激素、蛋白质与抗寒性关系第66页
     ·关于抗寒性鉴定方法和指标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7页
个人简介第77-78页
导师简介第78-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甘肃省矿山地质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对策研究
下一篇:异步电动机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