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瓜类论文--黄瓜论文

轮作方式对黄瓜根际细菌多样性及产量的影响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1 引言第10-23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第11-23页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第11-17页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进展第17-23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3-31页
   ·试验材料及仪器设备第23-24页
     ·供试材料第23页
     ·仪器设备及药品第23-24页
   ·试验设计与方法第24-31页
     ·试验设计第24页
     ·取样时期及方法第24-25页
     ·生理指标及产量测定方法第25页
     ·光合作用各项指标测定方法第25页
     ·黄瓜病害调查方法第25-26页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方法第26-31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1-66页
   ·第一茬不同蔬菜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分析第31-34页
     ·不同蔬菜根际微生物基因组DNA 的提取纯化及PCR 扩增结果第31-32页
     ·第一茬不同蔬菜根际土壤细菌DGGE 图谱分析第32页
     ·第一茬蔬菜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分析第32-34页
     ·第一茬不同蔬菜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丰富度分析第34页
   ·第二茬不同蔬菜轮作后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分析第34-39页
     ·第二茬不同蔬菜轮作后土壤微生物基因组DNA的提取纯化及PCR扩增结果第34-35页
     ·第二茬不同蔬菜轮作后根际土壤细菌DGGE 图谱分析第35-37页
     ·第二茬不同蔬菜轮作后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分析第37-38页
     ·第二茬不同蔬菜轮作后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丰富度分析第38-39页
   ·第三茬黄瓜定植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分析第39-43页
     ·土壤微生物基因组DNA 的提取纯化及PCR 扩增结果第39-40页
     ·第三茬黄瓜定植前土壤细菌DGGE 图谱分析第40-41页
     ·第三茬黄瓜定植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分析第41-42页
     ·第三茬黄瓜定植前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丰富度分析第42-43页
   ·第三茬黄瓜不同时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分析第43-51页
     ·黄瓜根际土壤微生物基因组DNA 的提取纯化及PCR 扩增结果第43-44页
     ·根瓜期黄瓜根际土壤细菌DGGE 图谱分析第44-45页
     ·盛瓜期黄瓜根际土壤细菌DGGE 图谱分析第45-46页
     ·拉秧前黄瓜根际土壤细菌DGGE 图谱分析第46-47页
     ·黄瓜不同时期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分析第47-49页
     ·第三茬黄瓜不同生长时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丰富度分析第49-51页
   ·细菌 16S rDNA 片段的序列分析第51-54页
   ·不同蔬菜轮作对黄瓜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影响第54-58页
     ·不同蔬菜轮作对黄瓜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54页
     ·不同蔬菜轮作对黄瓜根系活力的影响第54-55页
     ·不同蔬菜轮作对黄瓜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第55页
     ·不同蔬菜轮作对黄瓜蒸腾速率的影响第55-56页
     ·不同蔬菜轮作对黄瓜叶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第56页
     ·不同蔬菜轮作对黄瓜叶片气孔导度的影响第56-57页
     ·不同蔬菜轮作对黄瓜产量的影响第57-58页
   ·不同蔬菜轮作对发病率及黄瓜病情指数的影响第58-61页
     ·不同蔬菜轮作对黄瓜白粉病发病率的影响第58页
     ·不同蔬菜轮作对黄瓜白粉病病情指数的影响第58-59页
     ·不同蔬菜轮作对黄瓜霜霉病发病率的影响第59页
     ·不同蔬菜轮作对黄瓜霜霉病病情指数的影响第59-60页
     ·不同蔬菜轮作对黄瓜角斑病发病率的影响第60页
     ·不同蔬菜轮作对黄瓜角斑病病情指数的影响第60-61页
     ·黄瓜病情指数与产量的相关分析第61页
   ·不同蔬菜轮作对黄瓜土壤养分的影响第61-62页
   ·土壤养分与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性分析第62-63页
   ·土壤养分与黄瓜产量的相关性分析第63-64页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各指数与黄瓜病情指数相关分析第64页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各指数与黄瓜产量相关分析第64-66页
4 讨论第66-70页
   ·不同蔬菜轮作对黄瓜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第66页
   ·不同蔬菜轮作对黄瓜病害的影响第66-67页
   ·不同蔬菜轮作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第67页
   ·不同蔬菜轮作对根际细菌种群的影响第67-68页
   ·DGGE 技术优缺点第68页
   ·本实验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第68-70页
5 结论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8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沟槽面湍流边界层减阻的数值研究
下一篇:冷却塔供冷系统在既有建筑空调节能改造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