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6-7页 |
一、绑架罪客观行为 | 第7-14页 |
(一) 绑架罪的法益 | 第7-9页 |
1、绑架罪中"人质"的理解及罪名的确定 | 第7-8页 |
2、绑架罪的法益 | 第8-9页 |
(二) 绑架罪客观行为的具体表现 | 第9-12页 |
1、绑架他人的行为必须违背被害人或者监护人的意志 | 第9页 |
2、绑架行为必须达到被害人实际被剥夺或限制人身自由的状态或者身体安全受到侵害的状态 | 第9-10页 |
3、绑架罪不以"使被绑架人离开原地"为必要条件 | 第10-12页 |
(三) 绑架罪的单一行为说 | 第12-14页 |
1、单一行为说与复合行为说的分析 | 第12-13页 |
2、绑架罪行为阶段与行为环节的区分 | 第13-14页 |
二、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杀害被绑架人时的罪名与刑事责任问题 | 第14-19页 |
(一) 相关法律规定 | 第15页 |
(二) 如何认定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杀害被绑架人时的罪名与刑事责任 | 第15-17页 |
1、对刑法第239条进行修改意见的分析 | 第15-16页 |
2、抽象的故意杀人的分析 | 第16-17页 |
3、不构成犯罪的分析 | 第17页 |
(三) 认定为故意杀人罪的理由分析 | 第17-19页 |
1、刑法第17条第2款的理解 | 第17-18页 |
2、认定为故意杀人罪的理由 | 第18-19页 |
三、绑架罪犯罪目的 | 第19-24页 |
(一) 目的犯概述 | 第19-20页 |
(二) 勒索财物型绑架罪与人质型绑架罪的犯罪目的 | 第20-21页 |
(三) 犯罪目的的几种外在表现 | 第21-22页 |
(四) 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的区分 | 第22-24页 |
四、余论:法律解释推进司法认定 | 第24-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8页 |
致谢 | 第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