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9页 |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二、当前国内外对此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8-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6页 |
第一节 研究课题的界定 | 第9-11页 |
一、阅读 | 第9-10页 |
二、个性化阅读 | 第10-11页 |
二、行动研究 | 第11页 |
第二节 理论依据 | 第11-16页 |
一、接受理论 | 第11-12页 |
二、空白理论 | 第12页 |
三、建构主义 | 第12-13页 |
四、元认知(metacognition)理论 | 第13-15页 |
五、古代文论的相关理论 | 第15-16页 |
第二章 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的现实需要 | 第16-22页 |
第一节 汉语的特点与优势 | 第16-18页 |
第二节 信息时代的需要和阅读自身的特点 | 第18-19页 |
一、信息时代的需要 | 第18页 |
二、阅读自身的特点 | 第18-19页 |
第三节 由阅读教学和考试的现状促发 | 第19-22页 |
第三章 进行个性化阅读的行动研究 | 第22-41页 |
第一节 个性化阅读问卷研究 | 第22-24页 |
一、调查问卷:(略,见附录) | 第22页 |
二、调查数据统计 | 第22-23页 |
三、调查结果分析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对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行动研究 | 第24-31页 |
一、激活原有知识,发挥个性阅读过程中的阅读主体优势 | 第24-26页 |
二、去粗取精,确定阅读区间内的重要信息 | 第26-28页 |
三、自问自答,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 | 第28-29页 |
四、凸显个性,掌握“概括、推理信息”能力 | 第29-31页 |
第三节 对阅读导体(教师)的研究 | 第31-39页 |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培养个性阅读教学理念 | 第31-33页 |
二、尊重学生个性,积极创立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氛围 | 第33-36页 |
三、要实现个性教学,要做到真实的个性化阅读教学 | 第36-39页 |
第四节 对个性化阅读的补充与反思——课外阅读研究 | 第39-41页 |
结束语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附录 | 第45-46页 |
后记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