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互联网通信协议的技术研究与应用
| 摘要 | 第1-10页 |
| ABSTRACT | 第10-12页 |
| 英文缩略语 | 第12-14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4-17页 |
|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 ·论文结构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IPv6标准研究 | 第17-41页 |
| ·IPv6的主要特点 | 第17-18页 |
| ·IPv6数据报格式 | 第18-22页 |
| ·基本报头 | 第18-20页 |
| ·IPv6扩展报头 | 第20-22页 |
| ·IPv6邻居发现协议 | 第22-27页 |
| ·邻居发现工作原理 | 第22-24页 |
| ·主机的数据结构 | 第24-25页 |
| ·数据报的发送算法 | 第25-26页 |
| ·邻居发现协议的功能 | 第26-27页 |
| ·IPv6的地址空间 | 第27-31页 |
| ·IPv6地址结构 | 第27-28页 |
| ·IPv6地址分类 | 第28-31页 |
| ·RIPng路由协议 | 第31-36页 |
| ·RIPng的报文格式 | 第32-33页 |
| ·RIPng的工作原理 | 第33-34页 |
| ·RIPng的实现 | 第34-35页 |
|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 | 第35-36页 |
| ·IPv6网络安全 | 第36-41页 |
| ·IPv6网络安全概述 | 第36-37页 |
| ·IPSec协议分析 | 第37-38页 |
| ·IPSec协议体系结构 | 第38-39页 |
| ·加密与身份验证算法 | 第39-41页 |
| 第三章 MIPv6技术研究 | 第41-76页 |
| ·MIPv6协议概述 | 第42-47页 |
| ·MIPv6基本术语 | 第42页 |
| ·MIPv6的工作原理 | 第42-45页 |
| ·MIPv6的主要特点 | 第45-47页 |
| ·MIPv6的切换技术 | 第47-59页 |
| ·原始的MIPv6切换 | 第47-49页 |
| ·快速移动IPv6切换(FMIPv6) | 第49-53页 |
| ·分层MIPv6切换(HMIPv6) | 第53-55页 |
| ·F-HMIPv6解决方案 | 第55-59页 |
| ·MIPv6切换仿真实验 | 第59-69页 |
| ·NS2工具介绍 | 第59-60页 |
| ·仿真实验设计 | 第60-65页 |
| ·MIPv6切换仿真实验及分析 | 第65-69页 |
| ·MIPv6安全优化 | 第69-76页 |
| ·MIPv6面临的安全问题 | 第69-71页 |
| ·MIPv6安全机制优化 | 第71-76页 |
| 第四章 IPv4到IPv6的过渡 | 第76-90页 |
| ·IPv4到IPv6过渡中使用的节点类型 | 第76-77页 |
| ·IPv4到IPv6过渡中使用的地址类型 | 第77-78页 |
| ·IPv6/IPv4双协议栈技术 | 第78-79页 |
| ·NAT-pT网络地址/协议转换技术 | 第79-83页 |
| ·隧道技术 | 第83-85页 |
| ·手工配置隧道 | 第85-86页 |
| ·自动配置的隧道 | 第86-90页 |
| ·6 over 4隧道 | 第86-87页 |
| ·ISATAP隧道 | 第87-88页 |
| ·6 to 4隧道 | 第88-90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0-96页 |
|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 第90-91页 |
| ·前景与展望 | 第91-96页 |
| ·IPv6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 第92-94页 |
| ·IPv6在网络家电中的应用 | 第94-96页 |
| 参考文献 | 第96-99页 |
| 致谢 | 第99-100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