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9-18页 |
1 本草考证 | 第9页 |
·中药本草考证的缘由和目的 | 第9页 |
·本草考证的方法 | 第9页 |
2 地椒的本草考证 | 第9-13页 |
·地椒名称的本草考证 | 第10页 |
·地椒原植物的来源考证 | 第10-12页 |
·地椒的功用主治本草考证 | 第12页 |
·结论 | 第12-13页 |
3 地椒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4 地椒药理学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抗菌消炎止痛作用 | 第14-15页 |
·抗肿瘤和抗氧化作用 | 第15页 |
·其他 | 第15页 |
5 地椒的原植物形态、生境分布、药性、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及附方 | 第15-16页 |
6 地椒的其它研究 | 第16页 |
7 存在问题及展望 | 第16-18页 |
第二部分 陕产地椒质量标准研究 | 第18-39页 |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18页 |
2 样品的采收与鉴定 | 第18-19页 |
3 性状 | 第19-20页 |
4 鉴别 | 第20-26页 |
·显微鉴别 | 第20-25页 |
·TLC 薄层鉴别 | 第25-26页 |
5 检查 | 第26-28页 |
·水分测定 | 第26页 |
·灰分测定 | 第26-28页 |
·总灰分 | 第26-27页 |
·酸不溶灰分 | 第27-28页 |
6 浸出物测定 | 第28-30页 |
7 含量测定 | 第30-37页 |
·挥发油 | 第30-31页 |
·气相色谱法测定麝香草酚和香荆芥酚的含量方法的建立 | 第31-36页 |
·供试品制备方法的建立 | 第31-32页 |
·线性关系的考察 | 第32-33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33-34页 |
·重复性试验 | 第34页 |
·稳定性试验 | 第34-35页 |
·加样回收率试验 | 第35-36页 |
·样品测定 | 第36页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地椒中麝香草酚和香荆芥酚含量讨论 | 第36-37页 |
8 小结与讨论 | 第37-39页 |
第三部分 地椒质量标准草案 | 第39-41页 |
第四部分 地椒质量标准草案起草说明 | 第41-42页 |
第五部分 ISSR 分子标记研究 | 第42-47页 |
附:UNIVERSAL GENOMIC DNA EXTRACTION KIT VER.3.0(50 次量)DNA 提取步骤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