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阳凹陷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1 引言 | 第8-11页 |
|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8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8-9页 |
| ·完成主要工作量 | 第9页 |
| ·特色与创新点 | 第9-11页 |
| 2 学科前沿发展现状与技术路线 | 第11-26页 |
| ·学科前沿发展现状 | 第11-23页 |
| ·勘探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23-24页 |
| ·技术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 3 成藏动力学系统的区域地质背景 | 第26-46页 |
| ·区域地质背景与构造特征 | 第26-33页 |
| ·层序地层格架 | 第33-37页 |
| ·沉积体系及其空间配置 | 第37-46页 |
| 4 泌阳凹陷成藏动力学系统划分 | 第46-66页 |
| ·划分依据 | 第46-52页 |
| ·层序地层格架与成藏动力学系统的划分 | 第52-56页 |
| ·划分方案与特征 | 第56-58页 |
| ·成藏动力学系统的连通输导体系 | 第58-66页 |
| 5 泌阳凹陷成藏动力学系统的成藏条件研究 | 第66-103页 |
| ·生烃条件 | 第66-85页 |
| ·储层条件 | 第85-93页 |
| ·盖层条件 | 第93-96页 |
| ·圈闭与油气藏分布 | 第96-103页 |
| 6 泌阳凹陷成藏动力学系统成藏作用研究 | 第103-151页 |
| ·油气运移与充注作用 | 第103-122页 |
| ·油气成藏期确定 | 第122-138页 |
| ·油气汇聚作用与成藏模式研究 | 第138-151页 |
| 7 勘探目标评价与优选 | 第151-166页 |
| ·成藏动力学系统评价 | 第151-156页 |
| ·成藏动力学系统勘探目标研究 | 第156-160页 |
| ·有利勘探目标评价与优选 | 第160-166页 |
| 结论和认识 | 第166-168页 |
| 致谢 | 第168-1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69-177页 |
| 附录 | 第1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