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第一章 船舶扣押的性质 | 第8-19页 |
第一节 英美法──取得管辖权的依据 | 第8-12页 |
一 对物诉讼理论 | 第8-11页 |
二 玛瑞瓦禁令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大陆法──主张船舶扣押是一种财产保全措施 | 第12-14页 |
一 财产保全之假扣押 | 第12-13页 |
二 具体规定及局限 | 第13-14页 |
第三节 公约──体现了融合的趋势 | 第14-15页 |
第四节 我国海诉法的定位──海事请求保全 | 第15-19页 |
一 立足于对人诉讼 | 第15-16页 |
二 兼有对物诉讼的痕迹 | 第16-17页 |
三 我国海诉法的发展取向 | 第17-19页 |
第二章 船舶扣押法律关系 | 第19-26页 |
第一节 主体 | 第19-20页 |
一 海事请求人与海事被请求人 | 第19页 |
二 海事法院──核心地位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客体 | 第20-26页 |
一 当事船 | 第20-22页 |
二 姊妹船 | 第22-23页 |
三 例外 | 第23-26页 |
第三章 船舶扣押引起的管辖权问题 | 第26-37页 |
第一节 船舶扣押与择地行诉 | 第26-30页 |
一 择地行诉的含义 | 第26-27页 |
二 通过扣船择地诉讼的可行性 | 第27-30页 |
第三节 司法冲突的解决途径──对择地行诉的限制 | 第30-37页 |
一 扣船管辖是否具有排他险和专属性? | 第30-31页 |
二 最先受诉法院原则(first—seised court approach) | 第31-33页 |
三 不方便法院原则的适用 | 第33-37页 |
第四章 司法实践中的几个问题 | 第37-47页 |
第一节 死扣押与活扣押 | 第37-39页 |
一 死扣押及其弊端 | 第37-38页 |
二 活扣押的适用条件及范围 | 第38-39页 |
三 二者之间的转化 | 第39页 |
第二节 错误扣押及其责任 | 第39-43页 |
一 错误扣船的表现形式 | 第40-41页 |
二 错误扣船的标准 | 第41页 |
三 错误扣船的责任及防范 | 第41-43页 |
第三节 重复扣船与多次扣船 | 第43-47页 |
一 重复扣船及其例外 | 第43-44页 |
二 多次扣船及对我国的立法建议 | 第44-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