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绪论 | 第8-10页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第10-17页 |
第一节 讨论的前提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物权变动模式概述 | 第11-15页 |
第三节 问题的产生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公式对抗主义中的物权 | 第17-24页 |
第一节物权含义与物权变动的关系 | 第17页 |
第二节物权与公示的关系再思考 | 第17-24页 |
一、物权本身的构成要素不包括公示 | 第18-20页 |
二、物权变动不应以公示为要件 | 第20-24页 |
第三章 公示对抗主义存在并且是合理的 | 第24-39页 |
第一节 公示对抗主义存在的合理之处 | 第24-28页 |
一、公示对抗主义能够实现逻辑上的自足,并能很好的靠近现实生活 | 第24-25页 |
二、公示对抗主义充分体现了意思自治的民法原则,又能适当解决人们之间的纠纷 | 第25-26页 |
三、公示对抗主义体现了任意性规范与强制性规范的结合运用 | 第26页 |
四、公示对抗主义不拒绝对交易安全的保护 | 第26-27页 |
五、公示对抗主义更能体现诚信原则和实际公平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对公示对抗主义的批判与辩解 | 第28-39页 |
一、公示对抗主义违反物权本质 | 第28-30页 |
二、公示对抗主义下的物权与债权界限不清,难以区分 | 第30-34页 |
三、公示对抗自身矛盾 | 第34-36页 |
四、公示对抗主义不能合理规制二重转让,并会导致双重所有权问题 | 第36-39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