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民法论文

国家作为民事主体的问题探讨

内容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1页
第一部分 国家、国家主体概念分析及民事主体确立之标准第11-20页
 一、关于国家作为民事主体的学说第11-15页
  (一) 资本主义国家学说第11-13页
   1. 国家法人说第11-12页
   2. 法人目的财产说第12页
   3. 法人受益人主体说第12-13页
   4. 法人实在说第13页
  (二) 社会主义国家学说第13-14页
  (三) 我国相关立法及学说第14-15页
 二、国家、国家主体之概念分析第15-17页
 三、民事主体之本质及其确立标准第17-20页
第二部分 国家作为“民事主体”的若干情况分析第20-37页
 一、国家所有权问题探究第20-26页
  (一) 国家所有权内涵、外延之分析第20-21页
  (二) 公产、私产的划分及其管理模式第21-22页
  (三) 从我国国家公产、私产划分出发探究国家所有权性质第22-26页
   1. 国家公产——自然资源、公有物和公用物第22-23页
   2. 国家私产——国有企业财产第23-24页
   3. 国家所有权实属公权第24-26页
 二、债权关系领域内国家充当民事主体的表现第26-32页
  (一) 政府采购第26-30页
   1. 政府采购的性质第26页
   2. 政府采购的基本特征第26-28页
   3. 政府采购乃行政行为第28-30页
  (二) 发行国债第30-32页
   1. 国债的法律性质第30-31页
   2. 经济学角度的分析第31-32页
 三、国家赔偿问题分析第32-37页
  (一) 国家在“国家”赔偿中的角色第32-34页
   1. 代位责任说第32-33页
   2. 自己责任说第33-34页
  (二) 对国家赔偿制度的质疑第34-35页
  (三) 国家赔偿法属于公法第35-37页
第三部分 从宪法、行政法角度探究国家主体之角色定位第37-44页
 一、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之关系第37-38页
 二、对国家作为民事主体的质疑第38-40页
  (一) 公、私法主体双重身份的窘境第39页
  (二) 难以追究国家的民事责任第39-40页
 三、当代中国国家的公法主体角色定位第40-44页
  1. 弥补立法缺陷第42页
  2. 克服执法、司法疲软现象,提高调控能力第42页
  3. 对权力进行有效的制衡,防止权力滥用第42-44页
第四部分 国家不应作为民事主体之法律分析第44-47页
参考文献第47-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知识联盟中基于知识转移的知识创新过程模式研究
下一篇:房地产开发商与代理商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