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雅各布森理论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本篇论文的立足点以及难点 | 第10-12页 |
第2章 雅各布森学术道路与成果简介 | 第12-22页 |
·莫斯科——布拉格——纽约 | 第12-13页 |
·语言学研究特色 | 第13-14页 |
·诗学研究特色 | 第14-15页 |
·"语言学诗学观"研究的原因 | 第15-22页 |
·艺术和科学给予的创作灵感 | 第15-17页 |
·学术交往和博采众长 | 第17-20页 |
·对诗歌艺术的不懈追求 | 第20-22页 |
第3章 语言学诗学观的形成 | 第22-30页 |
·从形式主义到语言学诗学观 | 第22-23页 |
·用语言学方法分析文学性 | 第23-25页 |
·将"结构"和"功能"概念引入文学研究 | 第25-30页 |
第4章 语言学诗学观的批评实践 | 第30-56页 |
·等价原则 | 第30-47页 |
·理论阐释 | 第30-34页 |
·雅各布森的运用实践 | 第34-41页 |
·本文的"中国化"实践 | 第41-47页 |
·语音等价 | 第41-43页 |
·语法等价 | 第43-44页 |
·语义等价 | 第44-47页 |
·隐喻换喻观 | 第47-56页 |
·研究历程 | 第47-49页 |
·雅各布森的隐喻换喻观 | 第49-56页 |
余论 | 第56-60页 |
附录1 国内有关雅各布森研究的主要成果要目(1994—2006) | 第60-62页 |
附录2 全文注释 | 第62-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个人简历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