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阔叶灌木论文

沙柳再生体系的建立和农杆菌介导的rd29A基因转化国槐的研究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第1-3页
摘要第3-5页
Summary第5-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5页
 1 林木基因工程研究进展第10-18页
   ·抗病基因工程第10-11页
     ·真菌病抗性的研究第10-11页
     ·细菌病抗性的研究第11页
     ·病毒病抗性的研究第11页
   ·抗虫基因工程第11-12页
   ·抗除草剂基因工程第12-13页
   ·抗逆性基因工程第13-15页
     ·抗旱耐盐基因工程第13-14页
     ·抗寒、抗冻基因工程第14-15页
     ·耐重金属和抗氧化物基因工程第15页
   ·木材品质改良基因工程第15-16页
     ·降低木质素含量的基因工程第15-16页
     ·调整木质素结构的基因工程第16页
   ·生殖发育调控基因工程第16-17页
   ·rd29A 基因研究现状第17-18页
 2 国槐组织培养研究现状第18-21页
   ·国槐离体再生及抗虫基因sck 的导入第19页
   ·槐树幼嫩叶片培养及植株再生第19-20页
   ·槐树子叶培养及植株再生第20页
   ·槐树花药培养及植株再生第20-21页
   ·抗生素对槐树再生能力的影响第21页
 3 沙柳组织培养研究现状第21-23页
   ·快繁体系建立及植株再生第21-22页
   ·花序的离体培养和植株再生第22页
   ·原生质体培养第22-23页
   ·柳树的遗传转化第23页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3-24页
 5 技术路线第24-25页
第二章 沙柳再生体系的建立第25-4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5-29页
   ·材料第25页
     ·植物材料第25页
     ·植物激素第25页
     ·基本培养基第25页
   ·试验方法第25-29页
     ·无菌体系的建立第25-26页
     ·影响茎段芽生长及增殖的因素第26页
       ·基本培养基第26页
       ·激素种类及浓度第26页
     ·影响愈伤组织形成的因素第26-27页
     ·激素对愈伤组织分化芽的影响第27-29页
     ·影响根诱导的因素第29页
     ·培养条件第29页
     ·评价指标第2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9-39页
   ·无菌体系的建立第29-30页
   ·芽生长及增殖的影响因素第30-31页
     ·基本培养基对芽生长及增殖的影响第30页
     ·激素浓度和种类对芽生长及增殖的影响第30-31页
   ·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因素第31-37页
     ·外植体种类对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第31页
     ·基本培养基对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第31-32页
     ·暗培时间对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第32页
     ·激素种类及浓度对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第32-37页
   ·诱导芽分化第37-38页
     ·不同浓度6-BA 与NAA 组合对芽分化的影响第37页
     ·不同浓度6-BA 与IBA 组合对芽分化的影响第37页
     ·不同浓度6-BA+KT 与NAA 组合对芽分化的影响第37-38页
     ·不同浓度KT+TDZ 与IBA 组合对芽分化的影响第38页
   ·根的诱导第38-39页
     ·基本培养基对生根的影响第38页
     ·NAA 浓度对生根的影响第38-39页
     ·植株的移栽第39页
 3 讨论第39-41页
   ·基本培养基对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第39页
   ·激素对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第39-40页
   ·激素对芽诱导的影响第40页
   ·根的诱导第40-41页
 4 结论第41-42页
第三章 农杆菌介导的rd29A 基因转化国槐的研究第42-5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2-48页
   ·材料第42-43页
     ·植物材料第42页
     ·农杆菌菌株及质粒第42页
     ·农杆菌培养基及菌培养第42-43页
     ·抗生素第43页
   ·方法第43-48页
     ·Cef 和Carb 抑菌浓度的确定第43页
     ·Cef 和Carb 对国槐大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及芽分化的影响第43页
     ·Kan 和PPT 选择压浓度的确定第43-44页
     ·遗传转化方法第44-45页
     ·转化体系的优化第45-46页
     ·转化植株的PCR 检测第46-47页
     ·转基因植株抗NaCl 测定第47-4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8-55页
   ·Cef 和 Carb 抑菌效果及对芽分化的影响第48页
   ·Kan 和PPT 浓度对芽分化和再生苗生长的影响第48-55页
     ·芽再生阶段选择抗生素的确定第48-49页
     ·生根阶段Kan 选择压的确定第49页
     ·不同菌株和侵染浓度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第49-50页
     ·外植体类型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第50-51页
     ·侵染时间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第51页
     ·抽真空对国槐大叶片转化效率的影响第51-52页
     ·预培养时间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第52页
     ·共培养时间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第52-53页
     ·共培养基中pH 值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第53页
     ·不同选择方法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第53-55页
 3 讨论第55-57页
   ·抗生素浓度的确定第55-57页
   ·大叶片的选择第57页
 4 结论第57-59页
致谢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9页
个人简介第69-70页
导师简介第70-72页
图版一 沙柳再生体系建立图片第72-76页
图版二 农杆菌介导的国槐rd29A 基因转化图片第76-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法治与德治的统一性探讨
下一篇:纳米有序多孔材料的制备与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