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的研究与分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引言 | 第10-17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12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2-14页 |
·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实践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4-16页 |
·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的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16页 |
·内容安排 | 第16-17页 |
2 辅导员绩效考核的理论依据和相关政策 | 第17-26页 |
·辅导员相关概念 | 第17-19页 |
·高校辅导员 | 第17页 |
·绩效 | 第17-18页 |
·绩效考核 | 第18-19页 |
·高校辅导员岗位的设置与职责 | 第19页 |
·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及作用 | 第19-21页 |
·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的方法 | 第21-23页 |
·以评促建与评建结合的方法 | 第21页 |
·自我评价和组织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 第21-22页 |
·平时考核和集中考核相结合的方法 | 第22页 |
·数量分析的方法 | 第22页 |
·等级评估法 | 第22-23页 |
·小组评价法 | 第23页 |
·序列比较法 | 第23页 |
·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的重要性 | 第23-26页 |
·绩效考核是明晰职责的重要手段 | 第23-24页 |
·绩效考核是优化队伍的重要保证 | 第24页 |
·绩效考核是提高素质的重要杠杆 | 第24-25页 |
·绩效考核是调动积极性的重要基础 | 第25-26页 |
3 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现状分析 | 第26-32页 |
·高校辅导员的现状 | 第26-27页 |
·山西省高校辅导员队伍现状的分析 | 第27-28页 |
·目前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现状及问题 | 第28-32页 |
·考核指标体系不科学,可操作性不强 | 第29页 |
·考核主体不合理 | 第29-30页 |
·考核结果没有及时反馈 | 第30页 |
·忽视团队合作意识的考核 | 第30页 |
·考核结果与激励措施未有效结合 | 第30-32页 |
4 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体系的研究 | 第32-47页 |
·绩效考核概述 | 第32-36页 |
·绩效考核的目的 | 第32页 |
·绩效考核的原则 | 第32-34页 |
·绩效考核的流程 | 第34-35页 |
·考核的主体 | 第35-36页 |
·考核周期 | 第36页 |
·绩效考核的方法和意义 | 第36-37页 |
·360 度绩效考核的概念 | 第37页 |
·360 度反馈评价运用于辅导员绩效评价中的意义 | 第37页 |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 第37-43页 |
·绩效考核内容的确定 | 第37-41页 |
·绩效考核指标的权重 | 第41-42页 |
·加减分项及一票否决制 | 第42页 |
·考核分数的计算 | 第42页 |
·考核等级 | 第42-43页 |
·考核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43-44页 |
·合理制定考核主体与考核内容 | 第43页 |
·科学量化指标 | 第43页 |
·及时反馈 | 第43-44页 |
·落实激励措施 | 第44页 |
·考核结果的应用 | 第44-47页 |
·辅导员的职业发展 | 第44-45页 |
·辅导员岗位聘任的依据 | 第45页 |
·提供培训的依据 | 第45页 |
·实施奖惩的依据 | 第45-46页 |
·辅导员队伍的建设 | 第46-47页 |
5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