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胺对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小分子稳定作用机理和分子设计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9页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第10页
   ·添加剂的研究进展第10-15页
     ·SEI膜形成添加剂第11页
     ·过充电保护添加剂第11-12页
     ·氧化还原对添加剂第12页
     ·聚合单体添加剂第12页
     ·提高电解液导电率的添加剂第12-13页
     ·控制电解液中酸和水含量的添加剂第13-15页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5-16页
 参考文献第16-19页
第二章 理论与方法第19-35页
   ·密度泛函理论第19-26页
     ·Hohenberg-Kohn定理第19-21页
     ·Kohn-Sham方程第21-23页
     ·局域密度近似(LDA)和局域自旋密度近似(LSDA)第23-24页
     ·广义梯度近似第24-25页
     ·杂化密度泛函第25-26页
   ·自然键轨道理论第26-30页
     ·简介第26-27页
     ·自然原子轨道(NAOs)第27-28页
     ·自然键轨道(NBOs)第28-30页
     ·自然键轨道方法第30页
   ·自洽反应场连续模型(SCRF)第30-33页
 参考文献第33-35页
第三章 胺对锂电池电解液中小分子稳定机理的理论研究第35-54页
   ·前言第35-36页
   ·计算方法第36-37页
   ·计算结果与讨论第37-50页
     ·气相条件下胺对锂电池电解液中小分子稳定机理第37-45页
     ·胺对锂电池电解液中小分子稳定作用的溶剂化效应第45-49页
     ·氢键的离域作用第49-50页
   ·小结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第四章 胺类稳定剂的理论设计第54-66页
   ·前言第54页
   ·计算方法第54-55页
   ·计算结果与讨论第55-63页
     ·取代基对胺类稳定剂性质的影响第55-61页
     ·双取代乙醇胺稳定剂的分子设计第61-63页
   ·小结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几种典型赤潮藻中PKS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与表达情况的研究
下一篇:非耐用消费品市场顾客忠诚研究--以中国牙膏市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