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8页 |
前言 | 第18-68页 |
一、崔瑛生平研究 | 第18-29页 |
(一) 崔瑛的生卒年考订 | 第18-19页 |
(二) 崔瑛的履历与身世 | 第19-21页 |
(三) 崔瑛当时词坛的大体情况 | 第21-22页 |
(四) 崔瑛交游考 | 第22-29页 |
二、关于崔瑛作品的流传 | 第29-31页 |
三、崔瑛的词作研究 | 第31-57页 |
(一) 崔瑛词的分类及其词的思想内容 | 第31-44页 |
1、花卉词 | 第31-32页 |
2.节序词 | 第32-33页 |
3、题图题照词 | 第33-35页 |
4、旅游记胜词 | 第35-36页 |
5、酬唱词 | 第36-38页 |
6、艳情词 | 第38-40页 |
7、咏怀词 | 第40-44页 |
(1) 对时局的关心 | 第40-42页 |
(2) 对生命的思索 | 第42-43页 |
(3) 对生活的热爱 | 第43-44页 |
(二) 崔瑛词的艺术特色 | 第44-57页 |
1、风格的多样化和主导风格 | 第44-55页 |
(1) 流丽婉转,含义蕴藉 | 第46页 |
(2) 清空与古雅峭拔 | 第46-49页 |
(3) 崔瑛词的苏辛成分 | 第49-55页 |
2、崔瑛词语言上的特点 | 第55-57页 |
(1) 熨帖似屯田 | 第55-56页 |
(2) 对于词的语言特殊性的把握 | 第56-57页 |
四、崔瑛的思想性格及其成因探析 | 第57-63页 |
(一) 强烈的功名心和追求仕进的决心 | 第57-59页 |
1、家庭出身和身世背景的影响 | 第57-59页 |
2、对于物质利益和社会地位的追求 | 第59页 |
(二) 对于营造关系的努力 | 第59-60页 |
(三) 对于创作的极大热情 | 第60-61页 |
(四) 崔瑛对于女性的态度 | 第61-62页 |
(五) 世俗的随遇而安的心态 | 第62-63页 |
五、余论:父子两词人的比较研究 | 第63-66页 |
六 结语 | 第66-67页 |
凡例 | 第67-68页 |
崔瑛《琼笙吟馆诗余》上卷 | 第68-136页 |
御街行 画马图 | 第68-69页 |
木兰花慢 有怀 | 第69页 |
虞美人 春闺 | 第69-70页 |
谒金门 春思 | 第70页 |
沁园春 元夜归舟客感 | 第70-71页 |
东风第一枝 春寒 | 第71-72页 |
长相思 春闺怨 | 第72页 |
忆秦娥 秋闺怨 | 第72页 |
满江红 离别 | 第72-73页 |
望远行 客怀 | 第73-74页 |
如梦令 即日 | 第74页 |
贺新郎 寿内 | 第74-75页 |
念奴娇 别内 | 第75页 |
卜算子 客中漫兴 | 第75页 |
浪涛沙 春感 | 第75-76页 |
碧莲峰雨中送春二首 | 第76页 |
其一 | 第76页 |
其二 | 第76页 |
比梅 二首 | 第76-77页 |
其一 | 第76-77页 |
其二 | 第77页 |
沁园春 夜雨忆梅 | 第77页 |
壶中天 红梅 | 第77-78页 |
又 题画眉图并调余鸿孙 | 第78-79页 |
又 两美图 | 第79页 |
钗头凤 双莲小影图 | 第79-80页 |
又 | 第80页 |
又 | 第80页 |
古调笑令 春暮 | 第80页 |
水调歌头 潘梅如便道来访,以词赠,三宿而去、仍用坡公中秋韵和之 | 第80-81页 |
满江红 题陈香谷先生行乐 | 第81-82页 |
临江仙 旅邸无聊,一灯如豆。莲花将落,鸿雁不来。托为记得之辞,谱入相思之调。质诸美人香草,当为我爰教雏鬟歌以佑酒,亦阮途之一乐也 | 第82-87页 |
其一 | 第82页 |
其二 | 第82-83页 |
其三 | 第83页 |
其四 | 第83-84页 |
其五 | 第84页 |
其六 | 第84页 |
其七 | 第84-85页 |
其八 | 第85页 |
其九 | 第85页 |
其十 | 第85-86页 |
十一 | 第86页 |
十二 | 第86-87页 |
绮罗香 无题 | 第87页 |
金缕曲 春日书怀 | 第87-88页 |
又 春季小病初瘳雨夜不寐挑灯赋此 | 第88-89页 |
海上自题持螯醉菊图小影 | 第89页 |
念奴娇 金陵怀古用东坡赤壁韵 | 第89-91页 |
摸鱼儿 武昌怀古 | 第91页 |
满江红 暮过岳阳楼未能登览感怀偶赋 | 第91-92页 |
又 朝发巴陵过洞庭有感 | 第92-93页 |
望湘人 望夫石(祁阳江上) | 第93-94页 |
惜余春慢 临川李氏废园(在叠彩(绿)山后) | 第94-95页 |
金缕曲 渝州除夕陈风林纳(约)留香国寺榷舍度岁醉中感赋 | 第95页 |
沁园春 丁酉正月戊午偕赖耘芝观察洎同人游佘山老君洞即席谱此 | 第95-96页 |
解语花 题天女散花图 | 第96-97页 |
忆江南 花朝蒜金氏园赠美 | 第97-99页 |
其一 | 第97页 |
其二 | 第97页 |
其三 | 第97-98页 |
其四 | 第98页 |
其五 | 第98页 |
其六 | 第98页 |
其七 | 第98页 |
其八 | 第98页 |
其九 | 第98-99页 |
其十 | 第99页 |
江城梅花引 蜀中夜语有怀 | 第99页 |
古调笑令 旅次清明 | 第99页 |
春闺忆二阕 | 第99-100页 |
其一 | 第99-100页 |
其二 | 第100页 |
相见欢 忆闺人又拟为问答 | 第100页 |
金缕曲 伏日李翰仙聚五两大令招讌郁姑台遣暑 | 第100-101页 |
七夕濮丹吾大令招藤郁姑台先与陈楚士太守游山谷祠涪溪诸胜再叠前(均)韵 | 第101-102页 |
齐天乐 燕郁姑台之明日,金鹤筹太守以同游索和,仍依其调韵次之 | 第102页 |
谒空门 新秋漫兴 | 第102-103页 |
瑶华 四十五初度惑怀二阕 | 第103-104页 |
其一 | 第103-104页 |
其二 | 第104页 |
金缕曲 看棋主人以家乐招宴退怡庐即事 | 第104-105页 |
比梅 题梅花和尚小照 | 第105页 |
金缕曲 自题拥书删稿图小照 | 第105-106页 |
金缕曲 有感 | 第106-107页 |
谒金门 春恨 | 第107页 |
画堂春 春情 | 第107页 |
疏影 汉皋纪赠 | 第107-108页 |
罗敷媚 | 第108页 |
误佳期 闺情 | 第108页 |
庆春泽 别恨 | 第108-109页 |
水调歌头 庚子除夕重游渝州 | 第109页 |
醉花荫 待友 | 第109-110页 |
一斛珠 信后耳封 | 第110页 |
又 闺夜 | 第110页 |
苏幕遮 赠宝玉 | 第110页 |
又 秋思 | 第110-111页 |
浣溪纱 秋恨 | 第111页 |
满江红 题邓雨人太守词卷 | 第111-112页 |
喜迁莺 其二 | 第112-113页 |
金缕曲 清明旅次有感 | 第113页 |
壶中天 题韩镜夫观察送鹿还山图 | 第113-114页 |
一剪梅 闺情 | 第114页 |
又 一剪梅 壬寅除夕东乡榷次有怀 | 第114-115页 |
又 | 第115页 |
齐天乐 题吴母洪太恭人降乩家言诗集 | 第115-116页 |
又 暮春有怀 | 第116-117页 |
醉春风 | 第117页 |
一寸金 憾事 | 第117页 |
减兰 即事 | 第117页 |
又 | 第117-118页 |
长相思 闺怨 | 第118页 |
踏莎行 闺思 | 第118页 |
上西平曲 榷舍促、暑逼甚,回忆桂林诸至好招凉西湖榕楼。此乐不可多得。溯而谱之 | 第118-119页 |
洞仙歌 消夏用东坡夏夜均调 | 第119页 |
鹊桥仙 七夕 | 第119-120页 |
满江红 癸卯月当头夜泸江舟次有怀 | 第120页 |
其一 | 第120页 |
其二 | 第120页 |
又 满江红 暮春有感 | 第120-121页 |
金缕曲 题李仲壶郎中幽谷自馨园 | 第121-122页 |
又 题王也樵大令聊园图 | 第122页 |
减兰 题南陔待学图(仲壶为其子范之主事大防作) | 第122-123页 |
烛影摇红 题绯桃带雪图 | 第123-124页 |
三姝媚 题钟馗嫁妹图 | 第124-125页 |
醉花荫 重九用李清照韵 | 第125页 |
水调歌头 剑门怀古用家清献公镇蜀题剑阁韵调 | 第125-126页 |
又有感仍用前韵调 | 第126-127页 |
金缕曲 缪仙裳孝女(铢)割肱愈母题词 | 第127页 |
蝶恋花 海棠盛开连日欣赏迭谱诸阕 | 第127页 |
如梦令 | 第127-128页 |
卜算子 又(夜来风雨大作,凌晨以虚字韵谱之) | 第128页 |
祝英台近 又(用辛稼轩春晚韵) | 第128页 |
满江红 | 第128-129页 |
金缕曲 游太华山有怀也樵大令 | 第129页 |
满江红 登落雁峰望黄河 | 第129-130页 |
江城子 悼卢姬 | 第130页 |
一萼红 其二 | 第130-131页 |
贺新凉 中秋殊晴,日间已得前阕。入夜浓云四合,感而足成之。时姬亡未久,故末云云。 | 第131页 |
满江红 重九约同人华山麓玉泉院登高,即席率成二阕 | 第131-133页 |
其一 | 第131-132页 |
其二 | 第132-133页 |
玉烛新 东园自余不居扃钥半载,昨始海棠开迨残矣。回忆去年花下昕溪流连、拉杂诗词、举杯迭醉春风、人面曾几何时,悲从中来,拈此排闷。 | 第133页 |
玉烛新 消息 其二 | 第133页 |
琵琶仙 华岳庙秦柏 | 第133-134页 |
忆旧游 | 第134-135页 |
月上海棠 | 第135页 |
凤栖梧 旅怀 | 第135页 |
雨中花慢 书感 | 第135-136页 |
下卷 | 第136-198页 |
酹江月 重游太华,初宿青柯坪遇雨,用朱小岑乡先生(依真)漂帛塘观荷花韵平叶 | 第136-137页 |
满江红 重宿西峰夜漏过午子庆既寝而醒之,为询桂林诸子情状,挑灯谱之、用朱春岑先生(依程)耐寒词春雪韵平叶。 | 第137页 |
寿楼春 | 第137-138页 |
南浦 游太华后有怀桂林诸子却寄 | 第138页 |
别太华用玉田春水韵 | 第138-139页 |
风流子 骊山怀古用元仆散副侍汝弼(良弼)原韵调 | 第139-140页 |
风入松 花朝遇雨。约游青门不果 | 第140页 |
瑶台第一层 长安旅次清明有感 | 第140-141页 |
高阳台 清明率(玙儿)至寄梅别墅(即义园)为卢姬扫墓 | 第141页 |
鬓云松 秋雨经旬夜来乍霁,喜而拈此 | 第141-142页 |
又 秋夜闺情 | 第142页 |
解语花 亲家蔡星山大令赠二阕题拙集后爰次其韵调谢之 | 第142-143页 |
其一 | 第142-143页 |
其二 | 第143页 |
卜算子 春感 | 第143-144页 |
其一 | 第143-144页 |
其二 | 第144页 |
其三 | 第144页 |
花非花 | 第144-145页 |
其一 | 第144页 |
其二 | 第144页 |
其三 | 第144-145页 |
其四 | 第145页 |
其五 | 第145页 |
其六 | 第145页 |
月华清 题胡诗舲太守持健乐斋词卷次集中寄恽孟乐韵调 | 第145-147页 |
其二 月华清 花朝向晨未起,诗舲见访而去。随即飞和前调见视仍叠韵寄之 | 第146-147页 |
又长安旅次花朝有感三叠前韵 | 第147页 |
又 闲居无事只可填词,用四叠前韵以自遣 | 第147-148页 |
寿楼春 长安居大不易,莫不云然。戏谱衍之。 | 第148-149页 |
河传 效花间体 其一 上巳遇雨 | 第149-150页 |
其二 小住 | 第149-150页 |
凤栖梧 清明率(玙儿)扫卢姬墓 | 第150页 |
其一 | 第150页 |
其二 | 第150页 |
如梦令 | 第150-151页 |
其一 | 第150页 |
其二 | 第150-151页 |
其三 | 第151页 |
其四 | 第151页 |
其五 | 第151页 |
其六 | 第151页 |
莺啼序 戊申上巳越日清明数过风雨,难践诗舲杜曲之约,棣芬又 | 第151-152页 |
贺新郎 诗舲保送晋引,濒索词谱此、书纨扇以赠之。恰端阳也。 | 第152-153页 |
沁园春 吴笠卿大令以蓉溪钓隐图索题、余亦将有归隐杉湖之志、谱此归之。 | 第153-154页 |
夺锦标 题张又山大令六剩图(又山会试值庚子拳匪之变,孑身逃出、仅剩兵衣、烟袋、纨扇、名章、鼻烟壶、乡试卷六种。既归作图,遍徵题咏云) | 第154-155页 |
玉楼春 中秋约同人赏月书以代柬 | 第155页 |
满江红 诗舲八人入觐、旋奏喜谱两阕却寄 | 第155-156页 |
满江红 | 第156页 |
壶中天 诗舲为作诗词两序因约同食熊掌旋谱此调见示。依韵和之 | 第156-157页 |
喜迁莺 题龙厚生参军双珠兰书屋徵诗册 | 第157-158页 |
满庭芳 感怀 | 第158-159页 |
台城路 春感(时琳儿新奉保安之檄在北山极瘠僻处) | 第159页 |
贺新凉 谢刘荫堂大令画竹,再索横帧,并求删订诗稿,谱此代柬。 | 第159-160页 |
春云怨 春怨 | 第160页 |
疏帘淡月 春别 | 第160页 |
百字令 书感 | 第160-161页 |
洞庭春色 (余五十七岁初度,承同乡诸好赐过杯酒流连、自慨碌碌半生、不成一事、拟将归隐、百感充怀、谬谱斯词四叠其韵,不自知其刺刺也。) | 第161-164页 |
其一 | 第161页 |
其二 | 第161-162页 |
其三 | 第162-163页 |
其四 | 第163-164页 |
谒金门 病酒 | 第164页 |
风入松 诗舲至自凤翔宵谈甚惬,凌晨即别谱此却寄。 | 第164-165页 |
金缕曲 胡翔清大令以遇赦,仍不免月支之行,谱此饯而送之 | 第165-166页 |
御街行 蔡星山亲家以公旋,夷门雪霁,词用画马图调均见寄和以答之 | 第166页 |
御街行 有怀星山仍用前均调却寄。 | 第166-167页 |
御街行 感时戏作仍用前均 | 第167页 |
孤鸾 悲怀 | 第167-168页 |
木兰花慢 | 第168页 |
望江南 二阕 | 第168-169页 |
其一 | 第168-169页 |
其二 | 第169页 |
浣溪纱 诗舲以词题咏史诗稿并赠《湖上草堂》诗卷,爰依原均调和之。 | 第169页 |
新雁过妆楼 新秋有感 | 第169-170页 |
虞美人 | 第170页 |
解连环 秋夜怀范五棣芬怀远 | 第170页 |
微招 重阳有雨无处登高感怀家园诸子迭谱两解 | 第170-171页 |
倦寻芳 其二 | 第171页 |
沁园春 旧簏中偶检内子十二年前行乐小影感赋 | 第171-172页 |
换巢鸾凤 诗舲守兴安,棣芬令怀远后先之任。颇为寂寞,闲中拈安远二字谱成两寄之 | 第172页 |
永遇乐 翔清大令书来自新疆,知目中俄学堂教习将膺保荐,心为之慰,并此却寄 | 第172-173页 |
金缕曲 诗舲由兴安移守同州,上巳饯别席上索词,谱此送之。 | 第173-174页 |
莺啼序 仙庵看绿牡丹用梦窗均 | 第174-175页 |
满江红 题刘荫堂明府小照 | 第175-176页 |
蝶恋花 星山亲家汴梁归里留别同人,步其原均调寄送之 | 第176-177页 |
其一 | 第176页 |
其二 | 第176-177页 |
其三 | 第177页 |
其四 | 第177页 |
金缕曲 | 第177-178页 |
贫也乐(又名梅花引) | 第178-179页 |
忆仙姿 七夕口占 | 第179页 |
满江红 七夕有感 | 第179页 |
角招 素娥怨 | 第179页 |
青玉案 和诗琳狱中作元均 | 第179-180页 |
锁窗寒 闻两粤有乱怀故园诸子 | 第180页 |
绿意 感怀 | 第180-181页 |
忆旧游 和贞木居士(即诗琳)客意不适,仍用玉田均调。 | 第181-182页 |
绮罗香 春恨 | 第182页 |
金明池 题壶盦词(诗聆近作)卷后用卷中深秋感事均调 | 第182页 |
鹧鸪天 得范棣芬榆塞书感赋 | 第182-183页 |
桂殿秋 春游 | 第183页 |
江亭怨 | 第183页 |
捣练子 兴平怀古 | 第183-184页 |
桂殿秋 | 第184页 |
其一 | 第184页 |
其二 | 第184页 |
其三 | 第184页 |
其四 | 第184页 |
望江梅 | 第184-185页 |
其一 | 第184页 |
其二 | 第184-185页 |
其三 | 第185页 |
其四 | 第185页 |
其五 | 第185页 |
菩萨蛮 蔡星山亲家以别墅留寓并谱斯调见赠,感而和之。仍用元均。 | 第185-187页 |
其一 | 第185-186页 |
其二 | 第186页 |
其三 | 第186页 |
其四 | 第186-187页 |
御街行 寄蔡氏别墅用画马图均调作此解 | 第187页 |
南浦 六十初度有感 | 第187页 |
临江仙 六十初度有怀同人 | 第187页 |
满江红 三至南昌游百花洲有感 | 第187-188页 |
百字令 赣垣小住北风经旬急不得归,戏谱此解 | 第188页 |
满江红 季秋朔有感 | 第188-189页 |
沁园春 有感 | 第189-190页 |
踏莎行 重阳游极乐寺题 | 第190页 |
风中柳 重九 | 第190页 |
一丛花 | 第190-191页 |
满江红 秋怀 | 第191页 |
山花子 暮秋怀友 | 第191页 |
凤凰台上忆吹箫 怀旧 | 第191页 |
潇湘夜雨 暮秋雨夜感怀 | 第191-192页 |
秋波媚 静夜 | 第192页 |
贺圣朝 秋日郊行 | 第192页 |
西江月 秋夜 | 第192页 |
飞雪满群山 本意(仲冬望后大雪作) | 第192-193页 |
金缕曲 端午 | 第193-194页 |
倦寻芳 春寒 | 第194页 |
花发沁园春有感 | 第194页 |
满江红 书怀 | 第194-195页 |
满江红 春日怀胡诗舲成都刘荫堂长安 | 第195页 |
满江红 漫兴 | 第195-196页 |
何满子 春思 | 第196页 |
其一 | 第196页 |
其二 | 第196页 |
水调歌头 乙卯重九有怀倦于游览。登楼眺饮以当登高,聊拈此解 | 第196-198页 |
附录一 | 第198-207页 |
崔肇琳《扶荔词》 | 第198-207页 |
附录二 | 第207-209页 |
序言、题辞 | 第207-209页 |
一 原题《琼笙吟馆诗余》上卷序(考其文意当题:《琼笙吟馆诗词稿序》) | 第207页 |
二 《琼笙吟馆诗余》下卷序 | 第207-208页 |
三 题辞 | 第208-209页 |
参考文献 | 第209-211页 |
致谢 | 第211-21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212页 |